放眼全国,南海不仅是率先开始隐形冠军寻访且持续时间最久的地区之一;也是隐形冠军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平均每10平方公里土地上就有1家隐形冠军企业。尽管受到疫情持续影响,但是南海的隐形冠军寻访活动却越做越好、越挖越深,镇街和行业覆盖面都更加宽广。在宏观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众多企业持续保持正增长,部分企业甚至达到两位数的增长,这深刻反映出南海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企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南海,我们开始看到一种可以称之为“隐形冠军集群”的现象,就是这个区域里若干的强势产业中,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都出现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先企业,而且同一个产业链条上的领先企业常常不止一家。同一区域、同一细分市场内部隐形冠军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充分竞争,最大化激发了企业的创新能力,让企业在彼此砥砺中获得更好的成长性。这种高水平的短兵相接的竞争会给行业和区域都带来“正外部性”效应。因此,南海持续开展隐形冠军挖掘和培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增强良性竞争激发企业创新力的过程。
以南海的传统优势产业陶瓷行业为例。众多头部陶瓷企业集聚在这块土地上,如果企业输给本地的同行可能就无法在行业中立足,所以只能拼命跑得更快,比如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产业升级和出海布局。这种奋勇争先的劲头不仅推动了企业自身的跃升,也在无形中带动了南海整个经济的发展。事实上赫尔曼·西蒙也发现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群体中有类似的现象:两家甚至多家在某个细分市场处于世界级领导者的企业,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扎堆。这就是产业集群内部良性互动带来的结果。
在一个“高手云集”的产业集群中,一家企业要能够冲出重围、脱颖而出,我认为是因为这些企业有以下这些特质和优势。
首先,它们较早就开始国际化布局。对这些具有远见的企业来说,早期进行国际化布局,不仅是开拓新市场、开辟新增长点的需求,更是通过大跨度布局分散风险的需要。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大多企业都在采摘“低垂的果实”,深耕国内市场;而一部分企业却要踮起脚去摘“更高处的果实”,致力于开拓边际成本更高的国际市场。超前全球化布局的优势在当下这种非常时刻就显现出来了,这也是隐形冠军企业重要的突围战法。
隐形冠军企业的另一个特质,我概括为敢于率先“拥抱新常态”。不管是消费升级,还是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迭代,这些变化都是持续发生的,不是突然而至的。隐形冠军企业的敏锐在于,它们能率先拥抱新产业机会,转换新赛道,升级新产品,敢于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能够获得更为出色的增长。
更高的反应灵敏度,是隐形冠军企业的第三大特点。相对欧美、日本的同行来讲,我国的隐形冠军企业是更年轻的企业,因此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更高的灵敏度。当大的历史机遇或挑战出现的时候,我国的隐形冠军企业可以毫不犹豫拥抱新趋势,迅速作出调整。而发达国家的老牌隐形冠军企业相对来讲,反应会慢一些、滞后一些。
当然,隐形冠军企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生态系统。政府打造健康清新的营商环境,并在政策上进行适当引导,对于促进隐形冠军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了良好的生态系统,自然会有隐形冠军企业生长出来;有了吸引制造业、吸引人才的环境,自然就会有更多优秀的企业和人才愿意扎根当地。在此基础上采取一些更明确的引导措施,比如打造“专精特新”产业园区,吸引更多的隐形冠军来南海“扎堆”,也是很不错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