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安庆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 培训 项目 资金 信息化 平台
∷ 热门产业政策
·企业“走出去”服务平台
·总理到安庆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考察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需资料
·安庆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
·安庆市巨泰商贸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方法
·安徽东皖车桥有限公司
·安庆泽明贸易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简介
·可研报告用途 
·安徽创辉塑胶有限公司
·安庆市晨阳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产业政策 当前位置:安庆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 >> 知识产权 >> 产业政策 >> 浏览文章
安徽省LED产业发展分析及政策建议
作者:佚名  出处: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机关党委   更新时间:2015年08月27日  点击次数: 

 

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手机显示屏、照明、红外线LEDOLED等领域。LED照明产品具有发热量低、耗电量少、寿命长等优点,被誉为是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照明光源第三次革命。从节能减排、推动产业升级的角度出发,各国政府对LED 照明的推广给予了大力支持,如美国的“下一代照明计划”、我国的“十城万盏”LED照明示范工程等,大大促进了LED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我国LED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LED产业以芯片封装为切入点,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发展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即使在欧美债信问题爆发后,2011年全球LED产业产值较2010年仅微幅增长2.6%,我国LED产业产值仍出现近26%的大幅度增长,是全球LED产业年增长率最高的区域。据统计,国内LED产业的从业人数达5万多人,研究机构20多家,企业4000多家,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闽赣地区、环渤海地区等四大产业聚集地。
虽然我国LED产业发展迅速,产能在全球已占据一定地位,但与美欧日韩等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存在三大短板。
    1
、核心技术和专利缺失。LED外延片与芯片约占行业70%的利润,封装约占10%20%,终端应用约占10%-20%。目前,我国LED领域的自主创新和专利主要集中在封装阶段,而上游关键原材料生产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技术专利一直被欧、美、日等国企业垄断。国内LED照明灯具产品的亮度、发光效率、抗静电能力、抗漏电能力以及品质控制水平与国际产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核心芯片特别是大功率LED芯片主要依赖进口。
    2
、关键设备和材料受制于人。设备方面,产业链下游的装备和工具国产化程度比较高,中游的手动设备和部分测试设备可以实现国产化,但全自动设备则以进口为主,上游涉及的设备90%以上靠进口,其中的主要配件也依赖进口。如MOCVD等外延设备主要来自美国、德国,芯片后工序设备也大部分来自进口,部分来自我国台湾。材料方面,大量使用的蓝宝石衬底也以进口居多,甚至一些辅材包括化工原料也仅有部分国产。
    3
、产业发展非理性扩张,困难重重。由于LED液晶电视爆发性增长和节能灯价格上调,导致LED两大主要应用市场背光源和照明的市场预期过高,投资热情高涨,但市场现实却不容乐观;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的优惠措施,特别是高额的MOCVD设备补贴,为资本涌入和LED企业扩张又打了一剂“强心针”;再加上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的欧美LED市场迅速萎缩,国际巨头开始在中国市场消化部分库存压力,使我国本土企业雪上加霜。多种因素加剧了我国LED产业终端市场不振与全产业链疯狂投入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让国内LED泡沫在2011年下半年逐步破灭。由于生产芯片的MOCVD巨大的产能仍未完全释放出来,今年整体产业供过于求的状况仍将持续。
    
二、我省LED产业发展的特点
    
虽然我省LED产业发展在国内起步较晚,多数项目仍在建,产业规模还没有形成,但作为全省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领域,发展潜力巨大。整体上,我省LED产业呈现以下特点:
    1
、骨干企业多为引进企业,承接转移是产业发展主要推动力。先后引进了芜湖三安光电、德豪润达、中达电子、邦大勤上、合肥彩虹蓝光等一批骨干企业。其中德豪润达LED产业基地项目计划投资150亿元,芜湖三安光电LED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合肥彩虹蓝光LED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此外,总投资24亿元的马鞍山圆融光电LED芯片生产、总投资11亿元的马鞍山太时芯光LED芯片生产、总投资20亿元的铜陵星辰光电LED外延片芯片生产、总投资60亿元的芜湖新利晶光电LED外延片和芯片生产等都是招商引资项目。据统计,我省LED企业中37%2009年以来新注册企业,其中大部分为随承接转移项目新创办企业。
    2
、以LED芯片为重点,打造完整产业链。不同于广东等地的从封装和应用产品做起,我省LED产业选择从产业链上游的LED外延和芯片制造环节切入,向上游推进衬底、MO(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原材料及关键设备发展,向下游发展背光源、显示、汽车及通用照明等领域封装和应用,逐步打造完整产业链。目前全省有20多个涉及蓝宝石衬底材料、封装和应用产品制造的项目即将投建。
    3
、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政策环境逐步完善。目前全省大部分市都有LED企业分布,其中合肥、芜湖以外延片及芯片制造重大项目为带动,投资强度大、发展起点高、企业数量相对较多,其他市多以封装和应用为切入。合肥、铜陵、滁州、宣城正在加快建设半导体照明产业园区,部分市还制定了促进LED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确定了目标定位。其中,宣城市于2009年印发了《关于鼓励和扶持LED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规定设立LED发展基金,并在土地、税收、融资、人才、服务等方面提供优惠;滁州市于2009年制定了《滁州绿色照明产业园规划》,对近期目标、中远期目标、发展重点领域作了清晰的定位;芜湖市于2010年制定了《关于促进LED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不仅规定市财政从自主创新资金中单设LED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而且对购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 LED 外延片生产用MOCVD设备给予约50%的一次性研究开发补贴支持;铜陵市提出将铜陵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大的LED产业基地。
    
三、我省LED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省LED产业刚刚起步,在产业规模、集聚程度、企业数量、研发能力等方面与广东、江浙等产业发达地区相比相距甚远,产业发展除了存在上述我国LED产业的共性问题以外,还面临两大个性问题:
    1
、产业链发展不平衡,配套能力相对较弱,产业集群效应不强。我省LED产业呈倒金字塔发展模式,即上游较强、下游弱,大项目主要集中在外延片和芯片生产,产业链下游大项目不多,产品应用开发不足;尽管我省在产业链上中下游都有企业分布,但大多是加工型企业,企业间重复建设较多,产品性能品质趋同,产业链互补性不强;上、中、下游产业链之间缺乏配套与协作,产业群集聚效应弱。如芜湖三安光电生产的芯片主要销往大连、上海、天津、江苏等地,而省内封装和应用产品的企业如振华光电、世林照明等生产所需的芯片主要从江苏、浙江的等地外购。
    2
、生产制造能力较强,研发力量薄弱,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我省LED产业骨干企业如三安光电、德豪润达、彩虹蓝光等,绝大部分是招商引资企业,引进的项目大都是在省内建设生产基地,企业的研发中心和主要研发力量仍在省外。我省虽然科教资源丰富,但从事LED核心技术研发的科研机构很少,服务于LED产业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也是屈指可数,缺乏LED产业的技术成果积累,整体研发实力不强。
    
五、政策建议
    LED
作为新兴产业,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政策,有着每年上千亿元的照明产品替换性市场,虽然目前产业发展进入低谷,但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我省LED企业大都是国内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合肥、芜湖又被列入国家第二批LED照明应用示范试点城市,我们应抓住当前产业发展战略机遇和行业调整重要机遇,一方面支持省内企业在行业调整中站稳脚跟,进一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加强规划,引导我省LED产业理性发展。下面就我省促进LED产业发展提出几条政策建议: 
    1
、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施大公司战略,支持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整合LED骨干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服务机构等各方面资源,组建产业联盟和技术研发中心,围绕大功率封装技术、高亮度白光LED等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进行合作。
    2
、打造完整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和布局相关配套产业。注重发挥我省在LED外延片、芯片等上游环节的比较优势,实施产业链招商,引进蚀刻、热处理、切割、测试分选等产业链中游生产环节,积极发展蓝宝石衬底晶体、绿色照明等上下游产品,提高产业集聚效应。
    3
、加强政府采购力度,缓解省内企业市场压力。建议在吸引LED企业的投资时,选择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工程、民生工程、景观、公共场所、道路、城市规划建设等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实施LED照明示范试点工程,积极引导推广应用LED 产品。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积极推广应用LED产品。
    4
、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政策体系,对符合一定条件的LED企业给予土地、财税和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土地政策上,优先保证供地。在财税政策上,加大财政投入,用于LED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对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土地契税等给予优惠,或直接给予奖励。在人才方面,加强LED专业人才培育,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端科技人才。
  
 
   上篇文章:安徽省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及解读
下篇文章:《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政策解读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设为主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安庆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56-5311278,5355080,5355386   邮箱:aq307@126.com
地址:安庆市迎江区皖江大道88号绿地启航社1号楼801室   皖ICP备140168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