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7日,我市党政代表团再次出征,奔赴长三角腹地———上海,谋对接,话转移,求共赢。这也是我市高层在短短三个月中,连续考察了北京、浙江、福建后,又一次积极主动谋划、具体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决策的实际行动。
考察期间,理念互动、信息共享、项目对接,成为所到之处各方的共识。市政府分别与徐汇区、宝山区政府签署了推进产业转移友好协议书、承接产业转移友好协议书。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签署了促进产业转移友好合作协议书,成果显著,意义深远,考察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承接产业转移,对我市来说是一个大战略。它是连接产业转出地与承接地的一个大平台,不仅为产业转出地提供了新的较大的发展空间,也为产业承接地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发展路径,我们一定要做好这篇大文章,精心谋划、奋力有为,牢牢把握承接产业转移主动权,为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当好排头兵。”在考察活动中,市委书记朱读稳的纵论,引起大家的共鸣。
谋势而为
当前,中国产业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这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为积极呼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决策,我市从去年底开始,成立了多个课题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适时调整思路,进一步细化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发展,奋力崛起;以长江沿岸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安徽省沿江地区新兴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泛长三角地区的文化旅游休闲基地,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区主要的商贸物流中心为产业定位。
“示范区”的关键之处,就是要建立一个科学承接的模式,为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做出一个“样板”。在大幕即将开启之际,这个承载了太多热望与使命的“国字号”示范区,为安庆发展带来了无限遐想。
“以实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为目标,以岸线资源利用开发和港口建设为依托,以各类开发区和优势支柱产业及其后道产业与临港产业为重点,以产业链构建为引导,促进产业集群和产业升级,强化各类产业空间的集聚与管限,形成主导产业发达、空间集聚明显、产业结构合理、资源集约利用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体系”,这是我市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决策的基本思路。我市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已进一步明晰。业已形成的“3+5”重点产业发展体系,即石化及精细化工、轻工纺织服装和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农产品加工食品业、建材及新型材料、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包装印刷五大产业,后发优势正在显现。
打开长三角地图,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无缝对接,都在长三角经济区辐射半径内,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目前,南沿江高速公路已经贯通,宁宜城际铁路、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已经开工建设,望江长江公路大桥、北沿江高速公路即将开工。伴随这些项目投入运营,我市将实现约1.5小时到南京,3小时到上海或武汉,与长三角和周边城市时空距离将进一步拉近,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对此,无论来自长三角,还是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回应之声正日益响亮。
释放潜力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必将成为推动安庆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的重要平台和弹跳支点。这已成为官方和坊间的共识。不管是对上海、浙江、福建,还是对安庆来说,都是培育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增长的绝好机会。
我市现已形成“四横四纵”高速公路网络体系。随着南京至安庆城际铁路、济广高速、沿江铁路、安庆长风港区的建成,即将形成公路、铁路、水运、空运和管道运输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在长江中下游区域交通枢纽中心地位基本确立。加之,地域广阔,土地承载能力强,水资源充沛,大理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更有243公里长江岸线,70%尚未开发。安庆港是我省长江北岸唯一的深水良港和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年吞吐能力达2600余万吨;安庆是国家优质粮棉生产基地,蚕桑、茶叶、水产品及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优势明显;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服装纺织等产业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双百”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东新区、北部新城框架已基本形成。开发区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了纺织、机电制造、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集聚带。
科学承接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根据经济要素的比较测算,随着我市综合交通枢纽和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物流成本已经极大的降低。据媒体报道,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估计将达到14000亿元。这对正在加速发展、奋力崛起的我市,是一个空前的机遇。机遇,稍纵即逝。从这一层面上说,更是挑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东向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阶段性成效。坚持承接规划先行,去年底,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了《安庆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坚持完善承接机制,建立了市领导领衔的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机制,市委书记朱读稳、市长肖超英等市领导纷纷带队外出洽谈合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利用省外资金722.7亿元,其中从长三角地区共引进资金368.8亿元,占利用省外资金总数的51%,承接产业转移所形成的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形成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市规模工业总数的70%以上;坚持创新承接方式,在科学分析承接双方产业特点的基础上,我市着力把工作重点放在长三角区域的重点产业上,坚持重点区域集中承接、产业发展配套承接、资源开发合作承接等方法,取得明显成效;坚持优化承接环境,适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措施,调整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008年我市被商务部授予“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怀宁、望江县获得“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县级)”称号,太湖县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地区”。
承接产业,不承接污染,实现“有升级的转移”,是我市始终坚持的原则。为此,我市提出将认真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认真研究政策,进一步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动性;二是加快载体建设,进一步拓展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三是强化集群承接,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四是着力创新合作方式,进一步促进有序转移、科学承接;五是继续推进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安庆要为皖江城市带奋力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担当起安徽发展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