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科技部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沿江创新发展带。”在这方面,安徽高度重视沿江创新带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努力为推进皖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长三角区域高校资源丰富。为了推动长三角高校创新资源交流合作,安徽出台行动计划,支持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市引进沪苏浙一流大学、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同时,设置了沪苏浙一流大学设立分支机构及高校合作交流推进工程专栏。
目前,安徽已经与沪苏浙正式签署协议,成立了长三角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内外科研机构在学科、科研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同时,安徽还推动成立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共建一流学科联合体,推动与复旦、上海交大开展战略合作。
下一步,安徽还将持续推动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等沿江五市省属高校与沪苏浙高校合作,支持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平台与沿江区域高校加强合作、协同创新,提高沿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围绕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经济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近年来,安徽省持续支持调整沿江5市高校专业结构。
一方面,支持沿江5市省属高校建设面向所在市产业急需的专业学科群。其中,在2020年支持安徽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新增了智能感知工程等10个专业,这些新增的热门专业,也是服务沿江5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急需的专业。
2020年,支持安徽师范大学等11所高校向教育部申报的一流本科专业中,冶金工程等2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55个专业获批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点。
另外,还指导沿江5市高校做好高校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2020年,安徽工业大学等11所本科院校和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16所高职院校共获批了1986项质量工程项目。
接下来,安徽省还将支持皖江沿线区域高校对接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需求,加快建设特色学科专业集群;继续支持沿江5市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并加大对沿江5市高校的项目支持力度。
近年来,安徽积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加快推进芜湖机器人、马鞍山高端数控机床、安庆化工新材料等沿江各市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支持龙头企业聚焦产业链“卡脖子”问题,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升创新攻坚能力。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等领域,安徽在皖江区域先后认定了3个省产业创新中心。到去年底,皖江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200余家,建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0余家、众创空间110余家;皖江区域已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4个。
今后,安徽还将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创新要素向沿江创新带集聚,鼓励和引导皖江地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研发投入,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充分发挥江淮知识产权对接交易平台等载体作用,推动和促进全省高质量科技供给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将不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省产业创新中心支持政策,指导第一批省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在沿江五市新布局若干省产业创新中心,支持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2018年,安徽省作出组建安徽省实验室和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即“一室一中心”)的决定。目前,全省共组建了32家“一室一中心”32家。围绕沿江创新带(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全省已布局组建省技术创新中心5家,其中,芜湖市3家、马鞍山市2家。
此外,皖江区域还组建了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创新平台140余家;认定中科大先研院、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20个省新型研发机构。目前,沿江五市先后获批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8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在推动皖江区域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国家、省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安徽将稳步推进省级创新基地建设,加强“一室一中心”稳定运行和适度扩容,支持沿江创新带有关市围绕重点产业,培育组建“一室一中心”;积极探索新型研发实体运行机制,并在项目申报、平台建设、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