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忙着加速生产,却发现上游设备供应商应者寥寥,原来这些企业正苦于原材料采购资金不足;一家知名家电企业准备加大销量,可是下游经销商不积极,只因备货的资金缺口太大;一家农业龙头企业计划扩大春茶市场供给,但是上游茶叶合作社却不“热情”,人工费不断上涨,没有信贷支持很难扩大规模……
在产业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下,金融的稳定供给事关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如果上游零部件企业没钱开工,核心企业生产就可能“缺钉少铆”;下游经销商没钱进货,核心企业产品销售不畅、收入减少,整条产业链也会受影响。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服务核心企业,各金融机构聚焦产业链“群主”企业、供应链“链长”企业,充分运用场景化业务模式,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授信延伸和批量服务。
“我们探索开发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推出了‘信融E’产品,通过网络化、电子化的手段实现产业合作,为客户提供便捷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民生银行合肥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月末,该产品累计为3户核心企业投放5595.38万元,支持供应商融资31户,涉及制造业、科技开发等多个行业。浙商银行合肥分行也通过平台化授信业务模式,围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发展产业链金融服务核心企业的同时,我省还积极运用“大数据”信用信息链服务中小微企业。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建立健全了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持续优化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功能,通过整合归集工商、税务、社保、司法、电力等信用信息,利用大数据、模型开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为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征信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截至2月末,平台已入驻金融、类金融机构119家,发布金融产品264项,累计解决融资需求4.92万笔,涉及金额1741.54亿元。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针对 “人才链”,我省各银行机构也推出了专属的金融产品,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赋能金融科技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今年初,我们联合省总工会,推出‘劳模贷’综合金融服务,改善我省劳模创业科创企业的融资环境,助力人才竞争实力和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 ”建行安徽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说,截至2月末,已成功对接10户目标劳模企业,发放贷款170万元。此外,浙商银行合肥分行针对我省高层次人才推出“人才支持贷”“人才卡”等专属金融产品,对符合国家级资质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贷1000万元;对省级资质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贷500万元;授信期限最长可贷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