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元贷款解了燃眉之急,为合作社发展增添了动力。”近日,亳州市大杨镇聂红伟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聂红伟说。在获得当地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担保后,合作社如期拿到贷款。今年以来,亳州市发挥政府性担保机构作用,降低贷款担保费率,联合金融机构共同防控信贷风险,探索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新途径,推出“农信担”系列金融产品,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更多投向“三农”。今年4月30日业务开展以来至7月8日,该市已完成25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总金额7336.9万元,户均28.77万元。
今年6月,聂红伟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古井集团签订1500吨优质小麦购销合同,需要大量流动资金收购农户小麦。由于土地都是农户流转而来,合作社无法进行产权抵押。根据“订单贷”融资方式,亳州市担保公司与古井集团对接,核实了合作社1500吨小麦订单后,将订单作为特殊抵押物,主动为合作社提供担保。担保公司还远程监控合作社粮库仓储、物流、交易等数据,确保合作社贷款专款专用。
“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容易遇到融资瓶颈。今年疫情之下,‘三农’发展更是困难。”亳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今年4月起,该市联合当地的药都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新型经营主体开发“农信贷”系列金融产品,包括“助农易贷”“助农惠贷”“订单贷”。这些产品根据农业主体的不同特点,以较低的利率有效缓解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为进一步帮助企业降低融资综合成本,亳州市主动降低担保费率,由原每年1%降至0.8%,并按照实际使用时间收取。全市订单农业涉及的大宗货物监管产生的监管费用、保险费用等,均由亳州市担保公司承担。
亳州市还积极探索,逐步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助农易贷”借助银行线上风控模型,根据客户融资额度分类管理,对于贷款担保金额50万元以上客户进行现场尽职调查,核实实际经营情况,建立企业白名单,确保后期快速审核担保;“订单贷”联合合作银行对贷款资金用途、货物及回款账户资金进行监管,防范资金挪用及货物转移风险。
该市还在针对新型经营主体开发“农信贷”系列产品中采用“农信担”担保模式。在该模式下,贷款银行承担20%的贷款风险,省担保集团分担30%的贷款风险,亳州市政府分担10%的贷款风险,市担保公司承担40%的担保责任,既调动了合作银行参与的积极性,又联合各方共同分担、防控了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