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以财政科学管理为统领,深入实施零基预算改革2.0版,将改革从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向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展,从一般公共预算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延伸,实现改革全覆盖。
向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展。按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分领域优化重塑教育领域原有政策资金,取消原“撒胡椒面”支持高校党建工作等项目,重点支持高峰学科等内涵建设;取消医疗领域超期执行、绩效不好的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补助项目,统筹资金1.9亿元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初创期运营、临床重点专科高峰高原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安徽省生命健康母基金等产业引导基金作用,通过“引导基金—母基金—子基金”出资方式,逐层撬动社会化资本,支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向政府性基金领域拓展。梳理分析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加大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力度,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整合现有政府性基金项目,安排3亿元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设立1亿元省级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补助资金,更好支持和推动全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省级统筹15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用于黑臭水体治理、农村供水保障、和美乡村建设等支出,为一般公共预算腾出更多财力。
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领域拓展。2025年按照零基预算改革要求,清理整合国有资本经营项目资金,全面取消以往“小而散”的科技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数较上年压减12%。省级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铁路、机场等国有企业注资33.9亿元,较上年增长11.3%,推动相关领域一般公共预算资金逐步退出。探索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整体绩效评价,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政策目标实现度、资金使用效率、国有资本运营效益等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