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因此,笔者从企业、银行、政府三方面认真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以切实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解决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非国有中小企业的数量目前已经超过了12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9%,几乎涵盖了生产、服务领域的各个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到了70%和45%,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我国,中小企业不但在活跃市场、吸纳就业、促进技术创新与出口创汇等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成为确保竞争机会均等和合理分配经济资源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运转的助推器。
然而,在我国深化改革、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仍然很多,尤为突出的是融资困难,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不解决融资难,中小企业资金不足,周转不灵,正常运作就会困难重重;不解决融资难,中小企业设备更新、技术创新均难以实现;不解决融资难,中小企业就难以“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难以在全球市场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和先天缺陷,我国的融资服务体系不健全,以及政府在相关政策和服务不到位等综合原因造成的。
(一)中小企业自身“先天不足”是融资难的根本
1.中小企业大多属于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低,企业风险大
由于经营者的素质、经历等原因,许多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属于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的产品附加值低,成本相对较高,盈利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创新能力不强,员工素质普遍低下,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负债率偏高。因此,新陈代谢快,稳定性差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一大特点,这就造成了银行贷款在行业选择上将中小企业列入不支持或限制之列。
2.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上存在较大问题
股权结构单一、家族化管理、独裁型机制、经营策略和经营手段上的短期行为是其集中的表现。在企业发展初期,这些弊病很难显现出来,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劣根性就逐渐暴露出来,这是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3.企业管理混乱,财务不规范
许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经营随意性大,各类规章制度缺失严重,或有章不循;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违规操作,有些小企业根本不设账,以票代账,或者虽然设账,但账目混乱,给企业的融资带来困难。
4.信用不佳
中小企业群体信用观念淡薄,机会主义盛行,缺乏长期发展目标,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现象具有普遍性。在财务方面人为操纵利润现象较多,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企业经营信息透明度差,甚至出于自身短期利益的考虑,造假账、出假报表、偷税漏税,使企业信誉受损,整体形象不佳。
5.抵押难,担保难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非常有限,再加上抵押物价值评估、登记的费用较高,抵押之路难行。同时,担保机构尚未普遍成立,其他企业又不愿意提供担保,因此,担保难亦是中小企业的普通问题。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成为融资难的关键
1.金融体制改革不到位,使中小企业贷款服务出现缺失
一方面本应面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农村信用社和地方商业银行,片面求大、求强,竞相支持大型企业,而对本该是自己支持重点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置之不理;另一方面我国还没有成立针对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性银行和各类基金组织,使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在金融市场上出现缺失。
2.银企信息不对称
在信息不对称方面,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加严重。因为中小企业大多都有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对于大企业,很多信息是公开的或是通过其它渠道能够收集的。而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不透明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很难通过一般的渠道获得其信息,也难以获得其偿债能力的信息。
3.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和风险管理的要求,使银行在贷款投放上趋大避小
由于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小,时效性强,比较频繁,但每笔贷款手续并不比大企业简化,相比之下,小企业贷款平均成本高、工作量大、贷款收益小;同时,由于中小企业效益低,稳定性差,风险较大,出于利润最大化和降低风险的双重追求,银行在贷款投放上趋大避小是必然的。
4.贷款权限过度向上集中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在改制和加强管理方面,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贷款审批权上收和集中。市、县级的银行机构不是对中小企业没有贷款权,就是贷款条件非常苛刻,在当地鲜有符合贷款条件的。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客观上削弱了基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能力。
(三)我国政府长期的国营主导观念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1.国营主导观念影响较深,中小企业长期受亚国民待遇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国营大中型企业多次实施优惠政策;外资实行减免税收、设立保税区等“超国民待遇”。国企实施的与中小企业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和不同的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银行贷款融资条件等“国民待遇”,使得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企业只能享受“亚国民待遇”,经营、融资、发展环境处于不利地位,严重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出现目前银行信贷经营中产生“垒大户”倾向。
2.国家政策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
虽然近年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赋予中小企业平等的生存空间、融资待遇和发展环境。且这些政策偏重于指导,可操作性不强,仍然没有解决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可行的措施。
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探索
有效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还需中小企业、银行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
(一)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管理,增强其内在融资能力
1.规范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的运行绩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投资决策和资金筹措,而且也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因此,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融资能力的必要条件,中小企业一定要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2.强化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资金管理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各企业应严格遵守,认真实施。
3.强化信用观念
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树立诚信形象。从2006年7月份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已在北京、上海等17个省市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各中小企业应积极配合,认真、翔实填报自己的经营信息和资料,打造诚信形象,为今后融资创造条件。
4.改变融资观念,拓宽融资渠道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是多渠道的。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还很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融资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融资机制活,另一方面融资方式单一。中小企业应改变过去完全依赖银行融资的思维方式,改变那种等、靠、要的融资行为,通过典当、租赁、商业信用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
(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
1.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市场
加快地方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造。通过金融法规明确其职能定位,使其成为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性或合作性金融机构。加强对其的监管和指导,防范风险,让其发挥自身优势使其成为国有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
2.成立、组建小型银行
尽快建立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型商业银行,弥补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足,向不能从一般金融机构取得足额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小企业型银行的建立,要依靠民间资本的参股,尤其要吸纳游离于金融体系外的民间资本,促使民间资本从“体外循环”转入“体内循环”。
3.加强现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以政策、机制引导为主,国有银行应开设中小企业信贷部,拓展中小企业的存贷款业务,集中资金支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在内部激励机制方面,制定鼓励、适应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发展的绩效考核办法,充分调动金融从业人员的积极性。2005年银监会发布的《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在贷款发放方面作了改进,包括对银行业绩考核办法也作了修改,这是有积极作用的。
4.开展金融创新,丰富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一是商业银行在改制和业务流程再造中,要研究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方法,用简便的程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和较低的业务成本,实现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二是结合中小企业业务特点,大力发展保理、融资租赁等新兴金融产品业务,丰富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三)完善法律法规,拓宽融资途径
1.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
完善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是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生存依据和操作指南。尽快制定《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产业投资基金法》等法律,使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渠道都有法可依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的投资方向,保障私人投资权益,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信用度低下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建立起一个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体系可以有效应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为中小企业扩展各方面融资渠道提供强有力的信用支持。
3.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二板市场,而银行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机构在放贷行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使得二板市场的设立变得更为紧迫和重要。二板市场除了具有连续筹资、推荐、优化、分散融资风险等一般性功能外,还具有独特的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机制。因此,一个完善的二板市场不但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可以灵活融资的场所,还将极大地促进创业资本的发展,而创业资本的发展又将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后续资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4.设立发展基金,开展风险投资
各级政府应采取措施,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投资大,回报期长,风险大,融资难度大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应重点发展风险投资,多方开辟风险投资渠道。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包括,各级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个人和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公司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的基金等,大力引进海外投资基金融资、项目融资、境外贷款、贸易融资等,促进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全方位、多渠道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融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