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 生存环境日益艰难 专家呼吁投融资体制改革。
中小企业主如今最大的生存压力在哪儿?大部分都会给出“融资太难”的答案。
近日,记者走访长三角多个省市发现,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已经令企业主无法承受。在巨大的融资压力和高企的成本压力下,“没门路”、“没资金”让不少原本心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都变得踌躇。
尽管政府部门也在出台各种政策,力争大多数中小企业能在这场“寒冬”中“活”下来,但专家表示,我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文/图 本报驻上海记者贺涵甫“有钱就投点稳健的行业,哪怕买理财产品都好,但千万别考虑创业!这波创业潮很快会过去,到时候沙滩上会死掉一大批小企业!”在一场由众多创业者或准创业者参加的饭局上,外人眼中已经算创业成功的“85后”林旭阳说。
中小企业创业难
多“死”于资金链断裂
已经涉足创业两年的林旭阳,从不介意人们将“富二代”的标签扣在他身上,他认为,“富二代”不是压力,而是一种珍贵的“资源”。
赴美留学三年,他一回国就向家里要了800万元投入创业。林旭阳对记者说,正因为其殷实的家境和家族雄厚的人脉,才让他敢于踏出第一步,“800万元权当是家里给我的学费了,输了回去哭一场也就那样,天不会塌下来;但大部分创业者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创业不能光靠一腔热血,更要掂一掂自己的分量,是不是输得起。”
林旭阳尖锐却深刻的观点,让饭桌上的大部分人都陷于沉默。林旭阳认为,大部分创业型的中小企业,最终“死因”都会是资金链断裂,“目前的资本市场并没有成熟的融资渠道,银行基本不会考虑普通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所以,直到今天,支持我最多的资金来源依然是家里。”
为了融资,浙江小企业主陈鑫专程赶到杭州,参加一场浙江省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融资洽谈对接会。虽然最早抵达会场,但不到两个小时,陈鑫就打算离开了。陈鑫对记者说,很多银行看了他的材料,直接就跟他说“不可能”。
制造业蔓延“钱荒”
资金链状况陷僵局
资深私人理财顾问徐琳琳说,现在市场上其实不缺流动性资金,类似于他的客户这样持币观望、急切等待项目的投资商不在少数。
而对于大多数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银行的态度则让这些企业主感觉“高攀不上”,“到银行贷款难啊!人家总是说差手续,或者推说领导还没批。其实就是不肯贷。”一位小企业主对记者说道。
在日益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我国两大制造业重镇——长三角和珠三角,都不约而同地闹起了“钱荒”。而“钱荒”现象的蔓延,带来的直接负面影响,便是中小企业倒闭潮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失业。即便是在以民营企业发展最为迅速的浙江地区,去年一年,浙江全省法院共受理了企业破产案件346件,同比上升145.07%,破产企业债务总额达1595亿余元,比2012年的243亿元增长了近6倍。
而几乎同时发生的是,银行对企业抽贷、停贷现象则日益突出。“似乎温州的资金链状况已经陷入了一种僵局,同时,互保联保所引发的企业资金链断裂非常突出。担保公司的招牌满地都捡得到,九成担保公司都已经倒闭了,欠债跑路时有发生,情况不比2011年好多少。”一名温州的企业主如此说道。
“黑名单”项目难放贷
房地产也不能幸免
想贷款的中小企业抱怨融资难,而对于主要放贷机构银行来说,自己也有一肚子苦水。
“银行首先要保证资金安全,这是我们做任何一笔贷款前都必须慎重考虑的环节。”一名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国家出台众多要求扶持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银行已经降低了不少贷款门槛,“但该要评估的还是要评估,不然资金出现问题,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对风险特征很明显的项目,我们肯定不会做。”某知名银行贷款工作负责人说,现阶段经济环境不景气,银行对贷款的安全性比往年更加重视,“如钢贸、建材类的企业,已经被列入黑名单。中小企业申请贷款,银行一定会查企业的其他关联项目,一旦获悉有被列入黑名单的产业项目,一般都会回绝的。”
这位负责人介绍,上海一些金融机构甚至将房地产也列入了黑名单,“银行对房地产的态度,除了大型国企开发商之外,就是业绩良好的民企开发商,但中小房企一般就不太会考虑了。”
投融资改革迫在眉睫
信用评级制度应改变“金融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放开对银行的不必要的管控和限制,让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充分竞争。”温州市中小企业协会会长、高级经济师周德文告诉记者,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我国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间接融资的比例高达70%,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比例不到30%,在欧美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体系中,这个数据刚好相反。”周德文说,过多的间接融资,会大幅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
对此,建行首席经济分析师黄志凌表示,有两条途径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首先,应当由财务指标为核心的信用评级,转向以交易记录大数据分析为核心的履约能力判断。其次,就是政府的信用增级。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商务部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之后成为一个永久性的政府机构。小企业管理局为小企业提供融资、经营、技术、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并一直延续至今。
改革依然要坚持
多项政策解决“倒贷”
为了给企业“输氧供血”,国务院部署十项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去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企业融资贵的问题时,一个月内连续第四次提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近期,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力图解决小微企业“倒贷”,松绑小微企业到期续贷。所谓倒贷,银监会给出的定义是,借助外部高成本搭桥资金续借贷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则认为,倒贷对经营暂时困难的小微企业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如果从小微企业抽走贷款,那么,小微企业容易就此“死掉”。
“我国经济的廉价劳动力时代即将结束,人口红利的优势正在萎缩。在用工成本不断攀升的前提下,现实能够调控的就是降低企业的税负和融资成本。”周德文说,这其中的改革必定会触及不少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但即便如此,改革依然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