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安庆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 培训 项目 资金 信息化 平台
∷ 热门新兴产业
·企业“走出去”服务平台
·我中心举行中小企业会计文化节大型公益活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
·关于抓紧组织申报《安庆市2019年加快工业
·项目申请报告的内容及编制
·项目筹资的渠道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度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
·项目投资决策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需资料
·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内容
·陈龙博士演讲
 
新兴产业 当前位置:安庆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 >> 知识产权 >> 新兴产业 >> 浏览文章
安徽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作者:佚名  出处: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更新时间:2015年08月27日  点击次数: 

 

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我省工业竞争力,加快工业领域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根据《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年到2015年。
一、产业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省工业领域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公共安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条件不断趋于成熟,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约26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
在工业新兴产业领域,我省拥有一批优势技术、领军企业和优势产品。气象雷达、智能语音、量子通信、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中电集团38所、京东方、科大讯飞、海螺川崎、丰原生化、铜陵精达、合肥阳光等一批领军企业优势明显。高精密铜板带、导电膜玻璃、聚丙烯酰胺、稀土耐磨等产品产量在国内排名居前。合肥、芜湖、蚌埠3市是我省仍至我国中西部地区科技资源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有13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我省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全球经济前景仍具有不确定性。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失业率仍在高位徘徊,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的房地产、金融业仍待恢复,实体经济增长乏力,新的经济增长点短期内还难以形成,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不断暴露,实现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短期内还难以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做出世界经济总体上度过了最困难阶段,出现回暖迹象的判断尚假以时日。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增长模式受到很大冲击,也标志着世界经济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全球产业格局将面临深度调整。
为尽快走出危机,发达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把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美国推出绿色经济复苏计划、欧盟实行绿色技术研发计划等,试图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保持竞争优势,抢占新的制高点。全球性的经济格局调整和转型,无疑会给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深刻影响,一些国家还酝酿把碳排放与贸易挂钩,征收所谓的碳关税,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可能对我国保持乃至拓展外需形成较大制约。同时,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很多,使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外部压力有所加大。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如果不能把握趋势、抢占先机,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传统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受到资源、环境及生产要素的刚性约束而难以为继的背景下,如何积极、科学、前瞻地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关系着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关系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最直接地来看,能否胜任这次具有全球意义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所带来的战略性机遇与挑战,将关系着中国产业未来的命运和雁阵格局。
制约我省新兴产业发展主要因素是:拥有技术领军企业数量少、产业规模不大、创新能力不足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诸多现实问题。但我省发展新兴产业拥有资源、区位和科技人才等比较优势,具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基本要素,在一些重点领域集中培育发展资源消耗低、牵动性强、发展前景广阔、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为十二五时期我省工业平稳快速发展提供重要动力。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全面启动,我省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全面启动的历史性机遇,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创新型企业为支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集中力量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公共安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和引领工业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成为工业经济的先导产业,把我省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重点实施10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培育100家领军企业,掌握一大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建设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率先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30%
四、发展重点和布局
(一)电子信息产业
依托省内电子信息和网络通信技术优势,把握IT、电信、互联网和消费电子产业趋于融合趋势,努力掌握先进微电子核心技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家电嵌入式技术,重点发展智能家电、新型显示、软件开发及服务、微电子与集成电路、汽车电子和军民融合产品。重点建设合肥平板显示、合肥语音产业、合肥微电子产业集聚区,加快芜湖汽车电子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
1、智能家电。
抓住数字电视、三网(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融合与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服务)融合、家电产品更新换代机遇,实现家电产业智能化整体升级。完善智能家电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加快推进TFT-LCDPDP等平板电视显示模组及配套产品产业化。
积极发展高清数字电视产品,加快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数字机顶盒、数字多媒体一体机、数字广播电视终端等数字音视频产品发展,推进3D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适应3G通信和三网融合应用趋势,发展三网融合应用家庭智能终端、数字高清录放设备、移动视听、便携式GPS导航、DC/DV(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电子书、游戏机等新型消费电子产品。拓展无线网络游戏、网络电视(IPTV)、视频点播(VOD 、交互式新闻、交互式电视商务等高端增值业务和各种创新应用业务,发展具有网络功能、绿色节能、环保和智能化的信息家电产品。
2、新型显示器件。
积极推进新型平板显示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实施京东方TFT-LCD6代线和PDP等离子屏及模组生产线项目,谋划TFT-LCD8代线建设。加快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TFT装备制造以及彩色滤光片、光学聚脂薄膜等上下游配套产业引进和培育,巩固提升芜湖、蚌埠等地ITO导电膜玻璃生产优势地位,加快形成较为完善的平板显示产业链
优先发展液晶显示、等离子显示、特种显示等显示整机类产品,促进大尺寸OLED工艺和生产技术发展,加强OL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等新一代显示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完善新型平板显示产品线,带动发展LED背光源、手机和电脑显示模块、光学级聚脂薄膜、液晶显示器件用中高档液晶材料、超薄基板平面玻璃、彩色滤光片、背光板、偏光片、IC驱动电路以及ITO透明导电薄膜玻璃、减反玻璃、触摸屏玻璃等新型显示配套产品。
3、语音及软件开发。
以科大讯飞为龙头,重点发展智能语音技术核心引擎及应用,语音教育、语音交互软件及终端产品,语音搜索电信增值业务,语音社会信息服务,语音信息安全产品,普通话口语评测及教学软件等语音产品。积极研发汽车电子、电力电子、数控机床、信息家电、环境监测、节能减排等领域嵌入式软件。大力推进软件技术在电信、电力、交通、装备制造、物流、文化等重点行业应用。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村信息化、城市及社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信息化应用软件。依托合肥国家服务外包产业基地,重点拓展对日、美软件外包业务。
培育和支持重点软件企业,以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为重点,大力拓展软件应用领域。以应用和服务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整合传统企业软件研发资源,建立软件服务联盟,面向行业需求提出解决方案,为全行业服务。积极支持合肥、芜湖软件园区建设,发挥园区的聚集作用,壮大软件产业规模。大力推动企业合作和产业联合,走集群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快公共支撑平台建设,构建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4、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发挥我省微电子技术现有优势和产业基础,力争突破芯片制造核心技术,逐步形成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和专用设备、专用材料生产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加快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提升集成电路封装产能和水平,推进集成电路专用设备产业化,加快铜陵PCB产业园项目建设。
重点开展准4GLTE终端基带芯片、信息家电芯片、变频控制芯片、汽车电子应用芯片、射频识别(RFID)芯片等核心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适时引进8-12数字电路生产线6模拟电路生产线,积极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器、射频收发电路、液晶显示驱动电路、厚膜和薄膜混合集成电路等产品。加快发展BGA (球栅阵列)、CSP (芯片级封装)、QFN (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MCM (多芯片组件)等高密度封装产品及其测试平台。开发半导体封装成套设备,逐步发展半导体测试分选机等上游测试设备。发展模拟、数字混合片上系统(SoC)芯片,加快数字阵列雷达系统数字接收和数字发射功能开发,实现北斗GPS兼容授时、数字电视接收模组等混合集成电路产业化。
5、汽车电子。
重点发展动力传动电子控制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车载电子系统、汽车安全及故障诊断系统等汽车电子产品。加快新能源汽车电机、能量转换控制系统、动力汽车匹配控制系统等核心电子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发展多功能、集成化、智能化和微型化的新型车用传感器以及体积小、重量轻、响应快、耗能小、输出驱动力大的新型车用电磁式、电动式执行器等汽车电子关键零部件,提升高性能电控单元(ECU)在发动机、动力传动、车身控制、安全等控制系统中应用水平。
6、军民融合产品。
依托部属在皖电子信息研究所等电子信息技术科研优势,发挥军工电子科技在地方产业发展中的辐射作用,加快军工技术和民用技术相互转化融合,重点在民用雷达、航空、网络通信、汽车电子、高铁机车、民爆等领域研发军民融合产品,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化基地建设。
重点发展光电子、微电子、微波毫米波射频通信、低温电子器件、微波电真空器件、敏感元件、精密电阻器、数字雷达用光电模块及集束缆组件、系留光电复合缆及组件等电子器件。发展电子测量仪器、雷达及电子设备冷却装置、航天制冷机和低温接收机、新一代无线综合测试仪等电子仪器。支持长距离无泄漏通信电缆及船用等特种电缆、轨道减震器、民用爆破器材等产品研发。围绕物联网、智能网等领域,积极发展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等自动识别与采集跟踪技术及新兴应用产品。
(二)节能环保产业
以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海螺建材设计院、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国内一流的研发力量为技术支撑,采用余热余压利用、氨法烟气脱硫、高效电机技术、再制造技术等先进的工业节能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围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等领域,重点发展节能装备、环保装备、资源利用和节能环保产品,建设芜湖、蚌埠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
1、节能装备。
重点开展余热余压余能发电技术、高效节能变频调速控制技术、无功补偿技术、低损耗配变技术等高效工业节能技术研究,积极开发电效管理系统、低压智能节电系统、高压智能节电系统,加快水泥、电力、玻璃等高耗能行业节能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和节能装备产业化,大力推广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设备应用。
重点研发生产高效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成套设备,烧结机余热发电设备以及大型能量回收装置成套设备。大力发展电站锅炉,大容量、高参数循环硫化床锅炉设备,CK立磨及垃圾焚烧处理设备,余热干燥、蒸馏设备。发展高炉节能风机,节能、低污染取暖设备,工业燃烧器,热交换器,大型电站空冷机组,超大容量、低耗、低噪音、低局放的节能变压器以及为国内外船舶、电力配套的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循环空气冷却器等。推进余热锅炉发电装置、智能化箱式变电站、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等产业化项目建设。
2、环保装备。
重点攻克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和工业有机废气毒气净化技术,高浓度、高毒性、高盐份、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工业排放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控制等先进环保技术,加快钢铁、有色、石化等高排放行业先进环保装备研发制造。采用垃圾清洁焚烧处理技术,大面积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装备应用。
重点发展新一代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成套装备,超大型高效电、袋除尘设备,积极开展氨法烟气脱硫、大型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和设备研发。加快发展玻璃窑炉环烟气脱硫除尘设备,节能污水处理设备,工业废水回用设备,高效洁净催化燃烧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无助燃垃圾焚烧炉设备,环保检测专用设备等先进环保装备。推进城市垃圾焚烧及尾气处理系统设备,剩余污泥设备,地下水饮用水源净化设备,有机垃圾生物处理设备以及医疗垃圾、有毒有害废物处置设备,饮用水源中重要有机、有毒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设备,便携式污染分析检测设备产业化。
3、资源利用。
重点开展再制造技术,大宗固废资源化技术,金属矿物分离、富集等资源利用领域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发,提升再生资源分拣、分选、拆解、分离、无害化处理等循环利用技术应用水平。
重点发展氧化铝赤泥、废铁泥、酸洗废液、脱硫石膏、碎煤石等资源化利用,支持废杂铜、废旧铅蓄电池等再生金属综合利用,支持电子行业废剥离液、刻蚀液、再生纸制品、翻新轮胎、利废建材产品、废弃物再利用固体燃料、磷石膏制水泥缓凝剂、建筑石膏粉等资源循环利用。重点推进再制造工程、报废机电产品、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废旧办公设备、废旧电池、废旧手机、废钢铁集散加工、废塑料集散加工、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城市矿山十大工程。积极发展碳酸钙造纸、高炉渣微粉、控缓专用复合肥、纸面石膏板、粉煤灰加气砌块及粉煤灰标砖等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研发转炉煤气发电、沼气、瓦斯、黑液、小麦秸秆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
4、节能环保产品。
在汽车、家电、建筑、照明、节能环保装备等重点领域,攻克汽车发动机关键共性技术、轻量化技术、变频节能技术,开发研究利用水污染治理新材料技术,脱硫脱尘后处理技术生产节能环保产品。
重点发展高技术水平的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用汽车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高效节能电机,节能空调、平板电视、单元式空调、冷水机组、地源热泵等高效节能家电,办公及商业节能产品,加快发展LED灯、高压钠灯、高频无极灯等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发展高温过滤及净化用多孔陶瓷材料,生物除臭剂,耐高温、耐腐蚀烟气净化特种滤料,新型载体填料,高效固硫剂。发展生物基絮凝水处理剂、吸附剂、生态纺织品、水性涂料等可降解环保产品。开发生产无石棉建筑制品,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产品和高效节能新型墙体材料。
(三)生物产业
充分利用我省农作物丰富资源,依托丰原集团国家发酵工程技术中心、省基因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提取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支撑,研发生物催化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有效成分分离提取技术等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重点发展生物制造、生物医药和现代中药,建设蚌埠、合肥、芜湖、亳州生物产业集聚区,到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
1、生物制造。
进一步研发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型反应器,通过对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以及采用代谢工程手段,提升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开展秸秆纤维素和玉米芯等非粮农作物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技术研发和应用。
延长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基材料产业链,生产化学改性新产品,重点发展聚乳酸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酯、无毒增塑剂等新型生化衍生产品,提高木糖醇、柠檬酸等生物基化学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扩大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发酵工业中的应用领域,发展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酶制剂等产品。研发微生物发酵新技术,生产食用菌多糖和微生物多糖,支持功能糖、氨基酸、核心酸、维生素系列原料药联产。支持以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生产柠檬酸、乙烯、聚乳酸等生物材料和环氧乙烷、乙二醇等单体原料。提高生物技术对医药、化工、酿造、食品、农产品加工、饲料、纺织、造纸、制革等传统制造过程的改造,促进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
2、生物医药。
加快推进省生物技术及新医药创新平台建设,研制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疫苗和诊断试剂,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药物、新兴疫苗、化学药新品种,大力发展生物医学材料、临床诊断治疗康复设备等产品。
重点实施合肥生命科技园胰岛素、乙肝疫苗注射液生产线项目。加快发展母牛分枝杆菌、尿多酸肽、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结核病疫苗、季节性流感疫苗、重组结核杆菌体内诊断试剂。支持重组人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抗ErbB工程化嵌合抗体chA21、合成甾体16-DPA和注射用重组人瑞替普酶(RPA)项目实施。推进新型海洋药物CGMP生物制药、抗艾滋病药物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新药和盐酸林可霉素等产业化。
3、现代中药。
利用超临界萃取、分子蒸馏、超微粉碎、大孔树脂吸附、生物色谱等分离提取以及纯化技术,重点开发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原料药、中药配方颗粒、中西药结合制剂和中药养生保健品等,建设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基地。
重点研制治疗心血管、肿瘤、肝炎、骨质疏松、血液病、肾病等疾病的中药配方颗粒新品种,积极培育疏风解毒胶囊、华蟾素等中西药结合制剂等大品种。重点推进国家中药二类新药葛酮通络胶囊和国家中药三类新药银花解毒颗粒产业化,加快实施中药新药胃痛宁和丹皮酚提取、颈舒颗粒、芍药苷、 “盆炎净等项目。积极开展华蟾素有效成分的研究工作,研究推广现代中药在兽药、农药和饲料添加剂领域的应用。加快金蟾生化三九中药材加工基地建设,支持丹皮等30种道地中药材进行规范化种植。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依托合肥锻压、凯盛重工、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骨干企业和重点科研院所,主攻高端制造环节,提高自主设计和制造大型成套装备、关键零部件能力。重点发展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的基础制造装备、先进运输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装备和关键功能部件。建设合肥、淮南、芜湖、马鞍山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
1基础制造装备
以合肥锻压集团、芜湖恒升等企业为核心,以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为主攻方向,跟踪高速、精密、复合、智能和绿色技术发展趋势,突破高速加工、精密加工、复合加工、智能化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大型数控液压机、数控机械压力机、各类数控铣床、大型数控立式车床、大型数控镗床和铣镗床、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产品,提升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在数控、伺服等核心系统领域,积极引进消化吸收日本法那科、德国西门子先进技术。支持走引进技术后再创新的路线,研发生产高精度数控机床导轨、主轴、刀库以及电磁阀、密封件等关键零部件。
2智能制造装备
重点推进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其他智能专用装备,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带动整体水平的提升。积极支持奇瑞汽车装备公司、巨一自动化装备等企业从技术集成入手,开展工业机器人成套设备应用研究,研发汽车变速箱、驱动桥等传动系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支持奇瑞汽车装备公司以机器人集成系统为主的切割、冲压、焊装、涂装生产线和涂胶工作站,以及汽车传动系产品出厂性能和耐久试验等专用试验设备。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领域,逐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力争成为国内机器人研发应用的领军企业。
3轨道交通装备
依托轨道交通重点工程项目,掌握系统集成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以南车集团铜陵车辆厂、铜陵有色及铜冠公司等企业为主,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重点发展铁路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提升铁路运输专用车辆及轨道交通车辆的制造水平。支持企业开发铁路车辆及轨道交通车辆的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件,形成车轴、车钩、摇枕等零部件规模化生产的能力。
4民用航空装备
积极发展系列支线飞机、参与大型飞机研制和配套,支持中航一集团建设合肥航空产业园,大力推进江淮航空、合肥皖安等企业制氧供氧等技术产业化,形成空调器及方舱、航空仪表和航空地面设备规模生产能力。支持联华实业与法国ATR公司联合开发制造支线飞机。支持芜湖机械厂拓展民用飞机维修市场,支持芜湖中兴机械投资航空配件生产线、芜湖航天电缆做大做强航天航空特种电缆。推进合肥航太电物理研究所雷电与静电防护技术产业化。
5新能源装备
大力开展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大型清洁高效发电成套设备研发,推进核电成套设备的国产化与自主化进程,加快风电整机生产和关键零部件研制,开发大容量、高参数、高效低耗、低污染和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的火电机组,引进消化太阳能发电技术、研发太阳能发电成套设备等。依托应流集团、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天大管材等企业大力发展核电站所需的泵、阀、风电叶片,海洋和陆地石油钻井平台及配套部件等核电、风电、太阳能电站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
(五)新材料产业
依托我省高等院校及中科院、中电集团等驻皖科研院所在电子信息基础领域的技术人才优势,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在电子信息、汽车、信息家电、光伏等重点领域开发综合性能高、资源消耗少、环境负荷低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重点发展电子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硅基材料和半导体照明材料,建设马鞍山、安庆、芜湖、蚌埠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铜陵国家级电子材料产业园。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
1、电子材料。
把握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拓展高端铜基电子材料、电容器材料、磁性材料、电子线缆材料的应用领域。
重点发展高品质电子铜带、环保型无卤素超薄积层板、微米级单晶铜、高性能超薄电解铜箔、高密度互连覆铜板(HDI)、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超高压电容器用腐蚀铝箔等电子信息材料。加快发展超薄型聚丙烯薄膜、超薄金属化膜、多介质金属镀膜等电容器材料,提高片式元器件、敏感元件及传感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3G通信组件、光通信器件、高频频率器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能力。发展高性能永磁铁氧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非晶软磁材料、纳米晶合金材料等磁性材料。支持发展海底光缆、战地光缆、矿用光缆等特种光缆以及航空、煤矿用等特种电子线缆材料。
2、高性能金属材料。
依托马钢公司等重点骨干企业,集中力量攻克超细晶粒的高强度、高韧性、强耐蚀钢铁材料生产技术,在汽车、轨道交通、信息家电、石油勘探、城市建设等领域研发生产优质金属材料产品。
重点发展高性能普碳钢、高速车轮用合金钢、耐热耐蚀钢、高速工具钢、模具钢以及新型高效建筑结构钢等特钢,开发优质汽车家电专用薄板、高速车轮、高强轻量化汽车结构件、有取向硅钢片。积极发展市政工程用大口径球墨铸铁管,高钢级耐蚀抗挤毁石油油井管,锅炉热交换器、高压锅炉、石油裂化用不锈钢管。发展造船用中厚板、高强度热镀锌板、高品质专用彩钢板和大型精密铸件。加快稀土在冶金、汽车、化工等行业的应用研究,发展高性能稀土铜带、新型稀土锌铝防腐镀层材料、高性能稀土光亮铜杆。重点推进马钢公司高速车轮技术改造和汽车轻量化高强钢的开发研究。
3、高分子材料。
围绕我省石化炼化一体化、煤化盐化一体化项目下游原料,重点攻克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开展高强度、低磨损新型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研究,推动高分子材料向高性能化、功能化和生物化方向发展,拓展高分子材料在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医药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用高强度低磨损新型复合材料、耐高温尼龙等工程塑料。加快发展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用PPS、固体环氧树脂等特种树脂。支持研发医用高纯度、安全可靠的聚氯乙烯、聚酰胺等聚合物。发展航空航天用芳纶、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以及建筑、纺织用高强高模PVA纤维。积极发展农业生产、食品用PBS可降解塑料,油田、水处理用聚丙烯酰胺。发展节能环保用耐高温、耐腐蚀烟气净化特种滤料,烟草用醋酸纤维素丝束。支持导电与绝缘材料、吸收与阻隔材料、反光与隔热材料以及各类专用高分子薄膜等特种材料发展。
4、硅基材料。
充分发挥我省丰富石英砂资源和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科技优势,重点突破具有特殊性能和功能的玻璃材料制造技术,高纯多晶硅提纯、铸锭技术和8英寸及以上单晶硅制造技术,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多层膜结构玻璃制造技术,提升硅基材料在信息家电、太阳能、建筑、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水平。
重点突破新型平板显示用玻璃基板、偏光片、彩色滤光片、导电玻璃基材、触摸屏玻璃等关键材料。积极发展TFT液晶电视平面背光源玻璃基板、PDP等离子显示玻璃基板、OLED显示玻璃基板,发展STNITO导电膜玻璃、PET-FILM卷绕镀膜玻璃等玻璃基材。研发新一代新型高效低成本晶体硅、低倍高效聚光太阳能电池,发展非微晶叠层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TCO光伏薄膜导电玻璃,超白太阳能光电玻璃。适时研发高分子薄膜、薄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大力发展建筑用在线LOW-E玻璃、中空玻璃和汽车用安全玻璃。
5、半导体照明材料。
依托三安光电、彩虹集团等重点企业,重点攻克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外延片生长技术、芯片制造技术,半导体照明用长寿高效荧光粉材料技术,重点突破4-6砷化镓、磷化铟单晶、MO源、外延片、散热器件、荧光粉等LED关键材料,开发以蓝宝石、碳化硅衬底的氮化镓基第三代(高温宽带隙)半导体材料。
重点发展大功率、高亮度彩色和白光LED芯片,延伸开发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在信息家电、汽车、道路交通等领域,积极发展城市景观照明、道路和交通指示、室内外装饰照明、全彩大屏幕显示、液晶电视用LED背光源、手机LCD背光源、汽车头灯和尾灯、数码相机闪光灯等半导体照明下游产品。加快建设三安光电芜湖光电产业化项目和合肥彩虹蓝光LED项目,把芜湖、合肥打造为全国最大的LED全产业链集聚区。
(六)公共安全产业
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电集团38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围绕公共安全产业一批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加快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反恐安全、信息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领域技术成果产业化,建设合肥公共安全产业集聚区。到2015年,公共安全产业产值超过400亿元。
1、交通安全。
以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开展汽车电子、卫星导航、通信雷达、光纤通讯技术、车辆电控技术、铁路智能运输调度技术、研发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采集和处理设备。
重点研发新航行系统空管S模式二次雷达系统、城市实时交通信息发布与动态导航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一体化交通快速救援系统、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实时分析及服务系统。发展复合网络型道路驾驶自动考评系统、科目道考系统、视频辅助行车安全系统。支持数字化大桥、高智能电子警察、汽车安全电子产品、非接触式疲劳驾驶实时监控装置、汽车用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智能化装备研制。推进城市全景监控摄影设备产业化和铁路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2、生产安全。
应用电力安全、新型防雷过电压保护材料与技术、大型压力容器设计及寿命预测关键技术、安全生产监控技术、矿井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应急通讯指挥与救援技术、火灾探测报警应用等生产安全新技术,加快生产安全设备产业化步伐。
重点发展工业场所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轨道式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电网运行安全监测及保护综合系统、窑炉气体光学监测系统。建立矿井先进自动化综合信息平台,发展煤炭瓦斯及城市垃圾填埋气发电厂监控管理系统、煤矿生产安全预警系统、煤矿安全仿真培训与事故演练系统。支持微型自动扫描消防炮灭火装置、大容量高速开关装置、汽车安全气囊、隧道型紫外火焰探测器、新型爆炸断路器等生产安全产品研发。
3、反恐安全
建立应急通讯指挥与救援预警应急信息平台,开展导航定位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项目,突破浮空平台应急中继关键技术,加强语音识别技术在安全监控中应用研究。
重点发展反恐机器人、北斗卫星导航授时型接受装备、民用浮空器、新一代应急指挥装备、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车载系留气球检测系统、无线移动图像数据自组网系统、机场场面协同监视系统、人脸信息识别系统开发、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预警系统、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和装备。
4、信息安全。
加强量子信息工程技术、加密技术、身份鉴别技术、防毒杀毒软件、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及反垃圾邮件软件、网络与通信等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保障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电信等重点领域信息安全。
重点发展无线移动图像数据自组网系统、反垃圾邮件网关、语音安全监控系统、公安警情信息研判分析系统、移动应用信息安全产品、音频监控信息安全产品等。加快安徽省通信管理局、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大学量子通信40用户示范网建设,发展实用化网络量子通信,推进微波通信、光通信、卫星通信以及量子保密通信等自主优势科研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
5、食品安全。
以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为研发平台,加快研发食品快速检测、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安全溯源与预警等技术及装备。
重点发展多用途物流动态监测与实时跟踪系统、大容量食品动态检测设备、数字化X光异物检测机、数字化广泛用途色选机、食品辐照加速器、禽蛋综合加工安全体系等。
6、环境安全。
研究环境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的光学监测、纳米仿生感知、等离子体处置、灾害监测预警等技术,
重点发展大气碳黑检测系统、油污染应急处理材料及工程装备、蓝藻污染应急处理材料及工程装备、污染源现场监测技术与设备、有毒气体激光在线检测技术与设备。支持环境电磁辐射污染安全检测、开度荷重一体化测控仪、飞机雷电火焰抑制器、地震救援用手持式内燃破碎镐产品研发。发展氦气高压储罐监测预警系统、建筑物防火系统、真空箱检漏回收系统等、流域防灾减灾智能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新一代气象监测预警系统。
(七)新能源产业
充分利用我省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突破纤维素发酵转化、煤层气(瓦斯)采集及利用、聚光光伏发电技术等新能源领域关键技术,适时开展第三代核能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发展生物质能源、煤层气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建设蚌埠、淮南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滁州市硅能产业基地,加快合肥光伏产业园建设。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元。
1、生物质能源。
以丰原国家发酵技术工程中心为技术支撑,重点攻克纤维素发酵制乙醇技术、酶催化制生物柴油技术、高效酵母菌种代谢技术,突破非粮作物燃料乙醇产业化关键技术瓶颈。推广应用秸秆气化技术,提高农林残余物和其他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重点加强半纤维素和纤维素预处理和酶解糖化过程的研究,鼓励采用高温高压蒸汽或结合加酸碱等化学品的预处理技术,开展秸秆酶解前预处理中试。重点发展秸秆原料预处理成套装备、秸秆颗粒成型装备。大力支持研发新型催化剂,从生物质制取燃料二甲醚。支持采用酶催化技术,以餐饮业油脂等废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积极开展微藻作为能源原料利用技术研究,包括微藻将CO2转换成燃料乙醇,单细胞微藻替代糖发酵生产乙醇和采用催化热解技术将微藻转化成高芳烃含量、高辛烷值的燃料油等下一代生物质能开发研究。
2、煤层气。
依托淮南国家瓦斯治理中心和重点煤矿企业,加大瓦斯采集技术,高效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通风瓦斯回收技术和煤层气液化技术研发力度,积极探索地面钻井开采煤层气新技术和工艺路线,发展低成本优质高效清洁能源。    
重点发展高效低浓度瓦斯发电,研发地面安全输送、贮存及低浓度瓦斯发电设备。积极发展通风瓦斯回收装置和瓦斯氧化装置,大力开展煤层气液化以及研制煤层气液化装置,为工业、居民和汽车提供燃料以及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醛、甲醇、炭黑。支持开展瓦斯转化燃料二甲醚制取的应用研究。推进两淮矿区煤层群开采条件下煤层气抽采示范工程,淮南高瓦斯高地温高地压煤层群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示范工程建设。
3、太阳能。
以合肥工业大学国家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技大学等为重要技术支撑,研究开发高转化率、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新一代碱金属热电能量直接转换枝术,并网逆变器及专用控制监测技术,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扩大太阳能在并网发电、建筑一体化、景观一体化、柔性应用场合等新领域应用。
重点研发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即低维结构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开发CIS(铜铟硒)、CdTe(锑化铬)、染料敏化、III-V半导体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及薄膜硅(Si)系等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积极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集成系统,开发生产光伏建筑专用模块以及柔性、可卷曲的光伏电池板。探索发展高效率点聚焦太阳热直接发电系统,研制太阳辐射集能器跟踪子系统和贮能装置等光热发电支撑装置。发展各类户外运动、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卫星定位系统、军用、城市景观及照明等可直接供电或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太阳能柔性应用场合产品,推进可再生能源逆变电源产业化。
(八)新能源汽车产业
充分利用江淮汽车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心、芜湖奇瑞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研发优势,联合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联盟,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集中力量攻克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瓶颈,探索研究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推进合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市建设,把合肥、芜湖建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到2015年,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达到5%,产值超过300亿元。
1、电池。
重点开展动力电池核心电芯材料研发和制造技术,生产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的磷酸亚铁锂电池、锰酸锂等锂离子单体电池,研发动力电池隔膜、电解液、负极材料的技术和装备。积极开展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攻关,突破电池组一致性关键技术,实现电池组保护功能和均衡充电,解决成组电池安全性和长寿命问题,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续时里程、最高时速以及系统使用寿命的基本要求。支持新型动力电池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实施大型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工业化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推进安凯客车锂电池和超级电容作为动力总成的纯电动客车产业化项目。
2、电机。
把握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永磁化、数字化和集成化的技术发展方向,深入研究电机及驱动系统、电驱动变速及传动系统,重点发展永磁电机,积极发展基于双机械端口电机的电力无级变速系统(EVT)、混合励磁电机等系统。攻克电机产品集成度、可靠性和系统应用技术等关键技术,优化电机、控制器、DC/DC体积结构,强化电机对环境适应性的研究,完善模块化设计,统一插接件标准,提高工程化程度,摆脱关键电力电子元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发展新型电机一体化动力总成,低嗓音高效一体化发电机组,耐恶劣环境稀土永磁材料,低成本高性能绝缘材料,高集成度、低成本轴角位置模数转换器等驱动电机共性技术产品。
3、电控。
破解能量管理系统、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以及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等电动汽车电控关键技术,发展功率分配、功率限制和充电控制等功能模块,实现电池无损充电、电池充放电状态监控和电池实时检测、诊断和维护,提高能量管理系统中数据采集模块以及安全管理模块可靠性和剩余能量估算模块的精度。优化再生制动与电动汽车性能匹配,满足制动要求和人性化需要。研究开发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先进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发展感应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等驱动电机产品。开发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传感器,发展可靠性高、低成本、高效率以及高功率的直流无刷电机。开展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单元研究,研制生产性能可靠的动力总成控制器。支持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开展纯电动车能量管理系统、增程式电动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项目。
4、燃料电池。
鼓励省内重点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跟踪燃料电池汽车前沿技术,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燃料电池各种基础性问题,破解车用燃料电池动态响应、环境适应性与降低贵金属担量等影响电池寿命、成本的技术难题,推动燃料电池配套零部件和集成系统部件的产业联合。开展纳米技术提高燃料电池耐用性研究,探索研制用于电动汽车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装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省经信委新兴产业推进工作组,围绕新兴产业8大领域,在技术改造项目、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财政专项支持和科技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研究提出重大技术攻关与产业布局,研究编制重点产业技术路线图,实现政策、资金、资源要素的集成配置。各市根据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推进本市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把新兴产业发展作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和增长后劲的主要指标之一。
(二)谋划重大项目。建立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库,认真谋划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并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和调度。加大跑部力度,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投资安排、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支持。积极组织申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开展中央企业在皖投资新兴产业项目的调度和协调,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着重做好3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的服务协调工作。
(三)强化资金引导。设立新兴产业发展财政引导资金,将扶持重点落实到新兴产业项目和企业,着力支持重大产业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支持符合创业板发行上市条件的自主创新企业进入创业板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积极向省政府倡议设立省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建立担保风险基金。积极扶持、壮大一批省内外的风险投资机构,引导一批境外著名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基金、金融类公司等投资机构来皖拓展风险投资业务,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四)建立调度机制。建立全省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经济运行统计监测体系,加强对新兴产业宏观层面分析研究,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省经信委将定期对各地新兴产业项目进行调度、督查,及时掌握进度,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编制各市新兴产业发展简报,通报各市新兴产业发展情况,交流最新前沿技术、信息和发展经验。
(五)加强自主创新。全力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组织实施十大产业技术攻关项目和技术改造百千工程。积极实施企业技术中心“1+N”计划,即1家企业技术中心与2家以上高校、科研院所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网上洽谈和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鼓励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差别化支持。构建军民结合的公共检测平台,扩大军民两用技术应用领域。
(六)加强人才建设。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积极参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引导人力资源与产业对接,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认真组织实施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加强经营管理、技术研发、财务管理等人员培训。积极探索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人力资本优先发展积累机制,鼓励企业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研发能力,并能实施重要产业化项目的海外领军型科研人才。抓住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海外人才回归的有利时机,设立专项资金,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
 
  
 
   上篇文章: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上半年南北结对合作现代产业园区建设加速推进
下篇文章:安徽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Copyright 2009 安庆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56-5311278,5355080,5355386   邮箱:aq307@126.com
地址:安庆市迎江区皖江大道88号绿地启航社1号楼801室   皖ICP备140168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