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北地区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
作者:佚名 出处: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0年07月22日 点击次数: |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推动下,在省直各部门和兄弟市县的大力支持下,皖北地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充分发挥本地农业资源、煤炭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煤电煤化工业、建材业、中药材产业以及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经济发展保持高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皖北地区整体经济进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 1、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与全省增幅差距有所缩小。皖北六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幅在14%以上,与全省平均增速基本持平,其中,亳州市90.2亿元,增幅14%;宿州市109.1亿元,增幅13.5%;阜阳市143亿元,增幅14.9%;淮北市94.3亿元,增幅15%;蚌埠市123.5亿元,增幅13.2%;淮南市127.7亿元,增幅15.1%。淮北市和淮南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幅在15%以上,阜阳已连续6年,亳州、宿州连续4年,经济总量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2、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个性特点日趋明显。淮北、淮南作为重要的能源城市,正通过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发展步伐,淮北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正稳步推进,淮南与合肥同城化发展已取得一定进展,在参与省会经济圈建设中,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蚌埠是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重要成员,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正迈开新的步伐;而亳州、宿州、阜阳三市以及沿淮的五河、固镇、怀远、凤阳、寿县、霍邱六个县正努力推进特色发展之路。如毫州“中药之都”品牌初步形成,宿州“能源之城”建设步伐加快,阜阳区域中心大城市地位逐步奠就。 3、工业经济持续向好,优势产业地位进一步突出。1—5月份,皖北六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20.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30%;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一是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1-5月份,重工业增加值增长幅度大于轻工业增加值3-5个百分点。二是县区工业增势强劲。多数县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幅度高于市直工业增加值约10个百分点。三是效益水平显著提高。1—5月份,皖北六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0%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煤炭、电力、化工、建材、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及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矿井安全监控、低温余热发电、城市垃圾处理和新能源电力、新医药及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也有一定发展。 4、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发展后劲不断增强。1-5月份,皖北六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4.94亿元,增长约3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约2个百分点。一是投资的后劲和活力增强。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多,固定年度施工项目质量提升,资产投资中非国有投资增长幅度明显比国有投资快。二是县域经济活力增强。部分县区投资保持较好增长的势头,比重进一步提升。三是重点项目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1-5月份,列入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比例提高,牵动性强。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猛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提高。 5、财政金融运行平稳,消费需求持续旺盛。1-5月份,财政总收入200.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39%;1-5月份,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8.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与全省平均增速持平。一是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较快。分税种看,增值税、营业税增长相对较快。财政支出增幅趋缓,增速同比回落。二是金融信贷运行平稳。金融存款继续增加,各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均在50亿元以上。三是城镇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增幅比乡村快。总体上看城镇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增幅比乡村快3-5个百分点。县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四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1-4月份,外贸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约28.5%。 上半年,省皖北办围绕加快皖北发展这一中心工作,广泛开展调研活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相关举措,各项工作扎实有力,成效明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二、省委省政府政策落实情况 (一)积极筹备召开加快皖北地区发展座谈会。按照省委主要领导的要求,配合省委办公厅筹备召开加快皖北地区发展座谈会。我办积极协调省直有关部门,仅用十天左右的时间起草领导讲话,汇编会议发言交流材料,开展相关会务准备。从而确保加快皖北地区发展工作座谈会在5月25日圆满召开。这次高规格的会议全面总结了近两年来的加快皖北发展工作开展情况,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深入分析当前皖北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谋划部署了下一步工作。会议凝聚了共识,取得较好的预期效果。 (二)广泛调研,出台新的加快皖北发展政策文件。从今年年初开始,皖北办在深入分析研究21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经过广泛调研并反复征求省直有关部门意见,草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先后数易其稿,今年5月24日以省委省政府(皖发[2010]16号)文件正式下发,进一步加大了对皖北的政策支持力度。 (三)细化分解皖发〔2010〕16号文件重点任务,做好相关政策的落实督查工作。及时对皖发〔2010〕16号文件进行细化分解并已分发到省直有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目前,《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发展若干意见重点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文件即将行文下发,皖北办将对省直单位任务分解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协调推进,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及时掌握和发现问题。 (四)认真开展皖北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课题研究。会同皖北有关市县、省直部门和有关研究机构,深入分析、全面把握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化对涉及皖北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明确皖北地区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并提出相应措施建议,为省委、省政府指导皖北地区加快发展当好参谋。目前,课题研究初稿已经草拟。 (五)协助组织和推动省直有关部门开展支持皖北专项活动。一是协助省工商联共同开展“百家民企进皖北”活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下发活动方案,于2010年6月13日举行“百家民企进皖北”活动启动仪式,力争年内取得实质性成果。二是积极配合省国资委共同举办一场“省属企业支持皖北三市七县发展项目对接会”活动。日前,对接会活动预通知已下发相关市县,项目库筹备等准备工作在积极开展。三是积极参与省人社厅、教育厅、科技厅、经信委等部门开展的一系列有关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专项活动。 (六)加大力度推进合肥等市与皖北市县结对合作工作。一是组织召开“合肥等市县与皖北三市六县结对合作工作座谈会”。4月2日在合肥召开三市七县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及各市县从事结对合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题会议。会议传达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加快皖北发展的重要讲话,通报皖北办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交流了结对合作工作进展和工作经验,明确了下步工作方向和目标。二是落实已有合作事宜。马鞍山市正式启动两市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项目。从今年起,将投入近6000万元的资金,连续三年,共招收6000名宿州籍中职学生,免除全部学费。同时还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城镇低保家庭学生,除减免住宿费、书本费外,还发放生活补贴1000元/年。宁国市在凤阳县小岗村新建面积1000M2、一期投资150万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肥市拟投资6000万元帮助阜阳市建设阜阳技师学校,芜湖市拟投资8000万元帮助亳州市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华佗技师学院。三是启动共建园区。根据皖发[2010]16号文件的要求,尽快启动对口合作共建园区。目前,芜湖市已与亳州市初步协商合作共建总投资100亿元、占地2平方公里的泰华产业园,准备工作正在抓紧推进。 三、下半年工作考虑和建议 (一)重点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配合省委、省政府督查室,开展对皖发21号和16号两个文件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督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发挥实效。 (二)积极开展支持皖北专项活动。推动“百家民企进皖北”活动向纵深开展,加强协调,促进有意向的民企合作项目尽快签约落户皖北。配合省国资委制定“省属企业支持皖北三市七县发展项目对接会”活动方案,拟于7月份召开省属企业支持皖北三市七县发展项目对接会。协调省住建厅开展皖北城镇规划专项培训活动,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皖北地区城镇规划水平和能力。 (三)着手编制皖北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省主要负责同志近期皖北调研讲话精神,加强与皖北有关市县的沟通联系,广泛开展相关调研,拓宽规划思路,争取早日拿出规划初稿。 (四)审核下达加快皖北发展贷款贴息专项资金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审核贴息项目申报材料,尽快下达资金计划。同时,配合团省委等部门制定《皖北地区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管理办法》,启动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 (五)做好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宣传工作。结合省加快皖北发展座谈会的召开以及省委16号文件出台的契机,加大对皖北发展工作的宣传报道,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共识、形成发展合力。 (六)研究制定优化皖北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协同组织、纪检、监察、政法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优化治理皖北地区发展环境的措施意见,改善皖北地区政治、政务、政法、金融等综合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干群关系,形成发展合力,加速皖北崛起。 (七)尽快设立皖北办常设机构。根据省委16号文件中“建立加快皖北发展常设机构”的要求,抓紧拟定皖北办机构设置的具体方案,报省委、省政府审批。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正式设立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做好加快皖北发展相关服务工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