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密集调研酝酿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据消息人士透露,国务院正在酝酿一项旨在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而有关部门正进行讨论,以尽快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
该人士透露说,由国家工业与信息化产业部牵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多个部门现在正就这一问题进行研讨,并组织派出调研小组赴各地调研。由于国家统计局难以提供我国中小企业的具体数据,所以这一政策可能不会涉及到具体的资助或扶持金额,而会是一项“普惠性的政策”。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我国近六成的经济总量,提供了近一半的财税收入,提供了近八成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蔓延加深的严峻形势下,加快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也首当其冲的受到了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严重困难,这直接影响了我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发展目标。据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中歇业、停产、倒闭的大约占7.5%,城镇就业更加困难,2500万左右的农民工返乡。
中小企业:人才、资金、行业标准我们都需要
要出台扶持中小企业政策,需要先了解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到底有什么需求。据记者调查,最迫切的需求有三方面:希望能获得和留住优秀人才;希望能获得融资减少融资审批手续;希望确立行业标准将竞争有序化。
“作为像大拿网这样一家10人左右的小型互联网公司来说,在发展的初期,面临着诸多困难。资金匮乏、经验欠缺、制度不完善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但是如果一定要我说一个企业发展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觉得还是人才的短缺。”北京大拿网CEO魏志良这样告诉记者,“我们大拿网是一家专业从事价格比较和购物搜索的公司,而搜索对技术的要求比普通互联网公司要高得多,程序员的作用在我们公司就更加凸显出来了。”
魏志良说,在大拿网发展的3年多时间中,人才始终是企业所短缺和渴求的。从招聘的角度来讲,作为一家小公司,很难像百度、google、微软那样找到最顶尖的人才。即使招聘到了一些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在公司工作1年左右,大部分也跳槽到大的互联网公司了。于是小公司很容易就陷入了这样一个困境:招聘到优秀的人才难;即使招聘到了,将他培养成骨干又需要很长的时间;培养好了人才,结果又被大公司挖去了,留住人才更难。
“过去一年,我们的企业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寒冬。要想走出这个严冬,除了企业要孜孜不倦地提升自身免疫力,更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相关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的细化和落实,才能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切实为企业解决现实中的种种困难创造条件。”福建一家做卫星定位导航产品的公司高管这样告诉记者。
他说,如何克服金融风暴带来的市场需求的锐减,是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随着通讯行业日益发展和成熟,唯有从供给的角度出发,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建设,才能带来广泛的市场机会。但是,当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发展还面临着三方面的难题:
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在各行各业逐渐显现,资金需求越发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企业的快速发展受到制约。呼吁各级政府切实将信贷的发放向实体经济倾斜,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较为健康的发展。
行业标准还未完全确立,致使不平等的市场竞争现象广泛存在。山寨产品和厂家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过分追踪低价格而忽略产品的质量,则最后使整个产业都受到伤害。此种现象在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是屡见不鲜了。这就需要政府出台及时相应的政策加以疏导,才能助力行业的高速发展和走出严冬。
地处海西经济区,从资源上来看,最大的短板在于人力资源的缺失。如何吸引高层次人才,一直以来都是福建企业最为关心的话题。如何在这方面发挥好先试先行的功效,是政府为企业提供克服经济危机影响的维他命,让企业打造长期发展的所需竞争力的关键之所在。
“我们可以预见到,如上几点的配套措施到位,将让企业迅速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为中国经济的健康高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位高管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
应引导资金流向中小企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认为,当下中小企业的贷款与其贡献不相称,应引导资金流向中小企业。他说,发达国家没有为大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恰恰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许多国家都有。而在中国,三家政策性银行没有一家是对中小企业服务的。由于中小企业比较分散,中国国家国土比较辽阔,应设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此外,还应大力发展与中小企业门当户对的中小型民营银行等。
今年1至5月,银行贷款增速非常快,人民币贷款累计就接近全年的放贷目标。据魏加宁研究贷款流向发现,其结构很不合理。国内中小企业在嗷嗷待哺的同时,大量资金却只是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因此很容易推高股市和房地产价格,如果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自我膨胀,而不为实体经济服务,容易形成新的“金融泡沫”。
魏加宁表示,当前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实际上并不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为当经济过热,政府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时候,首先受损的是中小企业或者是民营企业,而当经济过冷、速度过低的时候,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首先受益的是大型企业,是国有企业。这样的话,随着我们宏观调控,企业就会出现分化,按照这种方式调控,一方面大企业国有企业会越来越壮大,另外一方面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会越来越受到压力,所以这种宏观调控的结果是令人担心的,在宏观调控方面需要作一些反思。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些“稀缺资源”的分配问题呢?魏加宁指出,第一种方法就是要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要整顿票据市场的秩序,防止票据在银行间自我交易。应该打破部门的分割,建立统一的企业债市场。另外,还要加强信贷资金的监管,有关银行都要密切关注资金的流向。
第二种方法是要通过成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来为中小企业引导资金,发展与中小企业门当户对的中小型民营银行,降低中小银行的设立门槛。由于中小企业比较分散,中国国土比较辽阔,仅仅是一家国家级的政策性银行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设立政策性银行可以是分散的,同时,应尽快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辅助性服务的担保公司。
第三种方法是借鉴沿海地区的民营企业建立的互保体制,互为担保,或者类似于合作经营性质的组织。据调查,这方面的需求仍然存在,因此发展这种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合作势在必行。
第四个方法是早日推出创业板,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退出的通道。要加强政府融资平台的建设,防范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捆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