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完成A+轮融资,由肥西县运河产业基金有限公司领投。
从3年前的近千万元种子轮融资,到眼下的超亿元A+轮融资,零重力飞机工业已经完成五轮融资,进而支撑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成为2024年度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
“强化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整合,‘以拨转投’转变资金使用方式,组建运营总规模200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和总规模1000亿元的国资‘6+1’基金体系,支持风投创投机构高质量发展,构建政府领投、国资联投、机构跟投,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体系。”安徽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1月底,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累计设立母子基金135只、实缴规模合计534.75亿元,累计投资项目469个。在皖落地私募基金共2218只,其中天使投资基金54只,创业投资基金767只,产业投资基金1397只。
与此同时,为树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鲜明导向,今年以来,安徽更加积极探索通过完善容错机制、提高科技贷款损失容忍度、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拓宽基金退出渠道等方式,打消资本后顾之忧,形成有助于耐心资本发展的生态环境。
如何让各路资本汇聚起“共同的耐心”,进而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安徽省国有金融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友华的建议是,搭建资本交流平台,加强对接力度,深化与银行、证券、保险、理财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扩大资本市场朋友圈,大力引导更多长期资金汇聚安徽,营造耐心生态。同时,通过“引导基金—母基金—子基金”的出资方式,分类分行业开展市场化投资,发挥示范效应和杠杆作用,逐层撬动社会化资本参与创业投资。
据安徽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介绍,当前,正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授信评价、抵质押模式、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推动金融政策与财政、科技、产业等政策配合,促进更多制度性创新成果落地,为推动安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