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到智能化,工业革命让工厂代替了手工作坊,让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加入,车间变得越来越“聪明”。
如今,蚌埠的车间,正在迎来一场“新制造”变革。
听不到机器轰隆声,看不到满天粉尘和忙碌的工人,“聪明”的工厂已经能自己干活了。
和平乳业高度自动化的现代生产设备。
和平乳业的罐装生产车间内,过去生产线上人来人往,如今已被高度自动化的现代生产设备取代。据车间负责人介绍,这里过去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重体力岗位。后来,企业建设了符合乳品行业最高标准的生产项目,通过数字化车间建设,减少了内部运作、沟通、监控成本,实现了从生产、包装、仓储到物流运输全自动化流程,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蚌埠天成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上马的数字化车间正在高速运转。
其实,在2019年之前,企业就在布局数字化产业了。作为传统的制造业企业,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和数字联手似乎是必经之路。
“新项目一上马,年产值就直接比过去提升了2000万—3000万元。”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过去的设备只能生产普通包装材料。2019年,企业备案了“年产2万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及制品项目”,投资8000万元进行数字化技术改造。2022年项目完成开始投产,完成了数字化车间的升级、改造。现在,人工已经很少参与到生产过程了,智能设备之间配合默契,方寸之间,机械手臂伸展腾挪,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标准的产品。
近年来,蚌山区助力企业抢搭“数字快车”。今年1—3月,全区完成数字化技改投资4.02亿元,同比增长319.58%,增速蚌埠市第一。
蚌山区经信局相关工作人员艾尼亚尔·艾尼瓦尔介绍,在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蚌山区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并且为企业制定“一企一策”解决方案,引导企业实现智能“排产”、生产、自检、仓储等创新应用。截至目前,蚌山区经信局紧紧把握此次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项目,鼓励企业进行技改升级,已谋划项目11个,总投资达4.7亿元。全区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8家、市级数字化车间5家,推动14家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按照“规上企业—市级专精特新—省级专精特新—省专精特新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梯次培育路径,动态管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超50%。
通过“网联”聚能,蚌山区实现全域谋划,适度超前布局,推进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企业“触网登云”,规上工业企业“羚羊”平台注册覆盖率超85%,中小微制造业企业免申即享数字化软件服务包项目推广179家,完成率248.6%,蚌埠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