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育强创新主体和转化主体,不断推进科技成果供给和转移转化,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本台记者 章政: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过去我国海洋油气勘探所用的设备大多依赖进口,而我身旁的模型所展示的则是由中国科大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生产的海洋油气勘探数据采集设备,他就像是个大型“CT机”,能够对海底的地质结构做精准的切片成像,从而分析出海底石油的分部和存储情况。
作为中国科大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带头人,曹平教授很早就针对海洋油气勘探的关键核心技术与中海油进行了产学研合作,尽管多年攻关使他们形成了很多论文、专利,甚至做出了样机,但成果却一直没能走出实验室。
中国科大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曹平:做这种科研攻关是高校的强项,我们在一些关键技术指标方面甚至还领跑了国际水平,但是攻关好了之后,怎么去让它真正能放到海上去应用的产品化的东西,这个实际上是一片空白,原来的那种体制和机制是很难去解决这个问题的。
曹平团队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在过去是一个普遍问题,以前高校老师的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属于学校,想要转化审核流程非常繁琐。为了让成果转化更加顺畅,2021年安徽确定了中国科大在内的5所高校开展赋权改革,也就是将科研成果所有权赋予科研团队,解决了国有资产的归属问题,使科研人员成为成果的主人,能够自主组建团队成立公司,且成果在安徽省内转化产生的收益,80%都将奖励给技术团队成员。
中国科大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曹平:这个赋权改革是真正地释放了创新的这个动能,成立这个公司来讲,我们向学校打报告申请,学校通过公示评审,到最后公司完全去成立,我们只用了短短的大概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它的这个速度完全是我们在做这个事情之前不敢想象的。
围绕健全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安徽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三权”管理改革,也就是将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全部下放到高校、科研院所,并针对评价考核、经费管理等一个个堵点,出台了一系列“松绑+激励”的政策措施,打通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安徽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甄胜来团队不再有后顾之忧,他们带着在激光测量与光纤传感应用方面的几十项专利,通过作价入股的方式创办了安徽至博光电公司,在省高层次人才团队等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他们在光电感测领域推出了多款国内首台套产品,被应用于城市工业检测和矿山预警等方面。
安徽至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甄胜来:高校评价机制也在逐步地完善,在早期评价机制主要是靠论文、靠申报的项目,但是目前各个学校也逐步地把成果转化,作为重要指标来衡量科技人员他的贡献和业绩,目前非常适合科技人员真正地把一个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经济社会的主战场。
为了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今年,安徽又印发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提出重构成果转化评价与考核制度、构建新型科研攻关机制等举措破除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障碍,并通过实施创新平台共建、科技型企业培育壮大等五大专项行动,提高成果转化质量和效益。
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 负责人 陈龙胜:新的《行动方案》里面,对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对科研机构的技术输出合同总量,对地市的合同吸纳的情况都有个调度性的指标,但对科研人员来讲就释放了很多的利好政策,让科研人员通过科技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名利双收。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广大科技人员面向经济主战场的热情不断高涨,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或自身创办科技企业等方式,将成果在安徽就地转化。今年前7个月,全省吸纳技术合同9645项,成交额492.67亿元;全省输出技术合同10372项,成交额356.8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