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方阵、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万家、高新技术产业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步入全国前列……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动科技创新,倾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创新安徽”奏响活力迸发的华彩乐章,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着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近日,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深圳圆满落幕。我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的“可交互空中成像”项目和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基于量子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在不同行业应用场景下的算法开发”项目在2724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总决赛最高奖——优胜奖。
一年来,安徽培优建强创新载体,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夯基立柱。量子空地一体精密测量等大科学装置列入国家规划,新一代“合肥量子城域网”、合肥量子计算产业园启动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组建运行,智能语音、玻璃新材料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江淮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国家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正式开通试运行,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稳步推进,安医大省部共建炎症免疫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专家论证,新组建“陶铝新材料”等4家省“一室一中心”。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国家级研发平台216家,“一室一中心”32家,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183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1家,院士工作站72家,安徽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要省份。
依托高能级创新平台,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九章二号”“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全超导托卡马克实现千秒级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世界纪录,高性能异构DSP处理器、氢能燃料电池发动机、高刚高精密减速机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相继问世。《科技日报》等中央媒体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十大科技重要突破安徽占4项、十大国内科技新闻安徽占2项、十大国际科技新闻安徽占1项。
面向经济主战场 不断壮大发展新动能
日前,省科技厅批复组建3家省级创新联合体,分别为依托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的安徽省水泥工业二氧化碳捕集转化应用创新联合体、依托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安徽省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创新联合体和依托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安徽省水稻种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至此,我省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达4家,通过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促进“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一体联动,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是我省推进科技成果供给和转移转化,不断壮大发展新动能的举措之一。为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形成需求与供给良性循环,我省正制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突出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连接通道,努力把科技创新活动转化为更加活跃的经济活动,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2021年,全省吸纳、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达2175.6亿元、1754.55亿元,同比增长92.3%、136.3%,连续5年实现“进”大于“出”,居全国第9位,首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创立“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参股+股权激励”模式,累计扶持320家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携带成果在皖领办创办企业,其中1家成功登陆科创板、1家获科创板上市过会、5家进入上市备案辅导、190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9家入选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
在北京冬奥会上,一批来自安徽的高科技成果闪亮登场,京东方上百块LED双面屏呈现的巨型“雪花”和8K超高清超大地屏,向世界完美呈现梦幻逼真的科技之美;合肥全色光显与中国科大研发的全色激光投影机,在中国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上投射画质清晰的“雪屏幕”;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牵手东华大学院士团队研发的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全面服务于冬奥会中国运动员的日常耐低温保障;安徽华盈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氢燃料汽车大功率输出装置保障冬奥出行……
发挥科技计划项目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现代种业等领域加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聚焦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院所答题、市场阅卷”的“揭榜挂帅”攻关机制,面向全省企业征集重大技术需求,面向海内外广撒英雄帖, 2021年,择优立项“超导量子计算超低温微波互连系统”等9个“揭榜挂帅”项目,共吸引全国10个省份、30多家单位参与。其中揭榜的“超导量子计算超低温微波互连系统”项目,将研制100位至200位超导量子计算机极低温微波信号传输系统,打破依赖进口格局。2021年以来,在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下,轻量化全铝框架车身焊接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首个大规模中国人群蛋白截断突变图谱成功绘制,超低残留物高端助焊剂YT-WL填补国内空白,氢能燃料电池发动机、高刚高精密减速机、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脆秆水稻品种“科辐粳9号”等一批重大技术攻关取得突破。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筑牢公共安全防线
4月9日,省科技厅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2年安徽省新冠病毒科研应急攻关,进一步加大疫病防控科研攻关力度,以充分发挥科技在快速打赢突发新冠疫情歼灭战中的支撑作用。4月14日,省科技厅又与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安徽省立医院举行安徽省临床医学研究转化专项签约仪式,围绕临床医学研究领域,首次尝试采取“1+6”联合方式,共同出资设立实施科技攻关项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这不仅是对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体系的重要补充,更是科技面向支撑人民生命健康的有益尝试。
2021年以来,我省持续开展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疫情防控、生物技术等领域科研攻关,质子放疗磁共振图像引导系统、高铁机车监测振动传感器等科技成果相继落地。备案建设“代谢性疾病”等11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新认定85家安徽省科普基地。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领域乡村振兴科技项目257项。谋划设立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企业牵头、立项实施首批11个“双碳”项目,带动企业研发投入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