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重大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面向经济主战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4%,成为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多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质子放疗等成果相继落地……近年来,安徽坚持“四个面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攻坚力量和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体系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重大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九章二号”“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全超导托卡马克实现千秒级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世界纪录,高性能异构DSP处理器、氢能燃料电池发动机、高刚高精密减速机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相继问世……2021年,安徽省12个项目获2020年国家科技奖。《科技日报》等中央媒体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十大科技重要突破中,安徽占4项。
拥有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等一大批创新平台的安徽,近年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稳居第一方阵。2021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继续居全国第8位,连续10年保持全国前十位,其中企业研发投入指标上升1位,排名第4;技术提升能力综合指标上升2位,排名第6;产业结构指标上升5位,排名第6。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需要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安徽新设立实施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省科技重大专项,省市共计投入数十亿元开展量子领域理论研究和前沿攻关,启动建设新一代“合肥量子城域网”、合肥量子计算产业园。
另外,安徽支持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主平台建设,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组建运行,合肥先进光源、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获批建设。同时,加快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智能语音、玻璃新材料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江淮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行,新组建安徽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4家,总数达32家。科大讯飞还牵头组建全省首家创新联合体“安徽省智能人机交互创新联合体”。
面向经济主战场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4%
2月28日,空天信息与数字地球创新峰会在合肥高新区举行,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正式入驻,为致力于打造“中国星城”的合肥市增添了空天信息产业的新势力。近年来,合肥开始布局空天信息这一“未来产业”,以卫星研制为核心,打造一体化、智能化的卫星运营平台,充分挖掘空天信息应用场景,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预计到“十四五”末,合肥市将形成1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制造产业、3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产业、500亿元左右规模的“通导遥”数据综合应用及配套产业,全产业链总规模力争达1000亿元。
科技创新,要面向经济主战场,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空天产业正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为了培育发展新动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推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安徽高水平举办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集中发布引领性科技成果1043件,云签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0项,签约金额282亿元。同时,安徽加快打造省市县三级联动科技大市场,组建安徽科技大市场正式挂牌并开市运营,并加快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安徽大学科技园获批升格国家大学科技园。
统计显示,2021年安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4%,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安徽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近年来,安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聚力攻坚,关键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领域8项制造业揭榜攻关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为了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安徽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院所答题、市场阅卷”的“揭榜挂帅”攻关机制,择优立项实施首批“揭榜挂帅”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9项,省市支持资金1.5亿元。
同时,聚焦我省重点产业和领域,采取公开竞争、定向委托等方式,立项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524项、省支持资金3.83亿元。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持续支持下,轻量化全铝框架车身焊接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首个大规模中国人群蛋白截断突变图谱成功绘制,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功研制等一批重大技术攻关实现突破。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用科技为美好生活“护航”
不久前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质子治疗设备临床试验首批入组患者已经完成治疗,顺利出院。首例患者是一位66岁骶尾部脊索瘤复发的男性,从2021年12月30日开始在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接受治疗。2月20日,患者完成治疗出院,各项指标均显示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尿路、直肠的正常功能无任何影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没有打针吃药,就是光照。一次大概半小时,也没什么痛感。”患者告诉记者,治疗前大小便不正常,现在好多了。
质子治疗是目前国际上最尖端的放疗技术,将氢原子核经过高能加速器,把质子加速到光速的60%左右,再将质子束流引入到需要治疗的肿瘤部位,从而精准地照射到肿瘤区域。与传统放射治疗相比,质子治疗的特点是只对病灶部位进行定点照射,减少对周边正常器官和组织的影响,更能集中能量照射肿瘤,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合肥离子医学中心项目由合肥市财政资金全资投入,于2015年10月正式启动,2021年12月正式开始临床试验,未来将让更多患者受益。
近年来,我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筑牢公共安全防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安徽先后组织了病毒基因、疫苗研发等16个应急科研攻关项目。此外,安徽还持续开展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疫情防控等领域攻关,质子放疗磁共振图像引导系统、高铁机车监测振动传感器等成果相继落地。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磁聚高层次人才
科技创新“四个面向”,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
近年来,安徽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激发。据了解,安徽推行“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参股+股权激励”引才模式,累计扶持320家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领办创办企业,其中1家成功登陆科创板、2家上市在审、190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4家入选“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榜单”。
此外,安徽组织开展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工作,实行项目负责人承诺制,取消预算编制要求。同时,选择安徽农业大学等5家单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
未来,安徽将继续以市场化为导向、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和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体系,推动更多成果在安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