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步成为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眼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有哪些融资难题?如何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背包下乡、信息共享让主体不再等“贷”
“农场发展需要贷款,可是没有抵押物,找银行很难整下来。 ”农民出身的陈朝辉,曾经试着跑过几家银行,人家第一个问题就把他难住了——有没有抵押物?土地是流转的,农机也值不了几个钱,这几年挣的钱都投到生产经营上了,哪来的抵押物?作为萧县陈朝辉家庭农场负责人的他总感觉与银行资金之间,隔着“一公里”的距离。
就在陈朝辉为资金发愁的时候,他从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业务经理那里了解到,可以申请“新农直通贷”。 5月17日,陈朝辉在线上申请了贷款。在收到新农直报系统推送的主体需求信息后,农行安徽省分行与省农担公司第一时间联动审核、快速审批、云端授信、线上放款,当天为萧县陈朝辉家庭农场发放担保贷款15万元
据悉,为助力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农业农村部联合农行、建行、邮储及农担等主要金融机构,在全国范围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即运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汇总审核筛选客户,由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提供担保服务,对接银行发放贷款,打造“主体直报需求、农担公司提供担保、银行信贷支持”模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产经营。
“目前,省分行定期对接省农担公司,获取拟担保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及担保意向函并下发经营行。经营行通过‘农户信息建档+全线上化运作’,及时联系名单主体,摸清客户融资需求,开展实地建档调查。”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同时,针对“新农直通贷”,客户经理要背包下乡,直接进村入户建档,现场调查采集信息,30万元以内贷款,与省农担进行风险分担,由系统自动审查审批。
8年前,巢湖市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模式和机制,把农民从“一户一地”中解放出来,以达到土地增值、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赵金良一家居住的三星村也开始了这一新的探索。
“我们筹钱流转租赁土地,没想到家庭农场发展得不错,被评为示范家庭农场。但扩大规模的时候,从亲戚朋友那筹钱肯定是不够的,多亏了‘劝耕贷’。 ”赵金良说,“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与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合作开发的 “劝耕贷”,不需要抵押,借贷利率低,放款速度快,而且给我们批了80万元。资金到账后,我采购了烘干机,不仅解决了自家农场的粮食储存难的问题,还满足了周边农户的需求。 ”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截至一季度末,全省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 2205.46亿元,同比增长15.23%;普惠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12.33亿元,同比增长31.99%;普惠型家庭农场贷款余额88.16亿元,同比增长40.14%,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撑。
量身定做、创新产品提升服务可得性
听到“辉隆贷”,很多人会想到安徽辉隆农资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辉隆,是安徽省农资供应龙头企业,曾开创了全国供销社农资流通企业上市先河。辉隆股份的合作经销商遍布全省,然而,其中有一些规模有限、发展受限的小微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等问题。为了真正将服务“三农”落到实处,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不断更新金融服务“产品包”,推出了辉隆经销商专属的创新小额贷款产品 “辉隆贷”。 “这是纯信用无抵押的贷款模式,为无法提供担保的辉隆下游农资经销商提供新的融资渠道。与辉隆集团合作一定年限的经销商、并得到了辉隆集团的推荐,最高可以获得50万元额度的贷款。 ”邮储银行合肥支行“三农”金融事业总经理汪强介绍。
“辉隆贷”不仅为下游经销商送去了农业融资的“及时雨”,也为其上游的粮食种植户解了燃眉之急。辉隆万乐米业是辉隆集团旗下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集粮食收购、存储、加工、销售为一体,其长期合作的上游订单户100余家,主要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双方合作年限已至少满一年时间。针对这些订单户的贷款需求,邮储银行合肥市分行为他们“量身打造”了专属的纯信用贷,最高可获得50万元的专项贷款,目前已累计放款24笔,金额616万元。
“围绕地方优势行业、特色产业,我们将顶层设计的‘通用产品’打造成量身定制的‘特色产品’,创新推出了‘草莓贷’‘稻虾贷’‘莲藕贷’‘茶叶贷’等,契合地区农业农村产业需求的信贷服务产品体系,支持地方产业发展、助力推进乡村振兴。”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说。
前不久,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联合发布的 《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为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免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针对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研究制定差异化的信用贷款政策。
在“全国辣椒之乡”阜南县会龙镇,为支持该镇辣椒产业升级,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研发了 “辣椒产业升级贷”,贷款额度一般按2万元/亩核定,主要用于辣椒种植户建设钢管大棚、推广“三膜一帘”高效栽培技术,贷款期限三年,对初期还款困难的农户,可设置最长一年的还款宽限期,目前已发放贷款45户、1180万元。
补齐短板、发挥合力满足差异化需求
国开行支持金寨县油茶产业发展贷款22亿元,形成集种苗培育、基地生产到产品加工一体化产业链格局;建设银行制定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支持怀宁县打造蓝莓支柱产业,创新“政+银+担+企”融资模式,为各类蓝莓产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支持……近年来,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我省金融机构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大力支持培育产业集群。
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获得金融资源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比如,横亘在银行与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存在;直接融资存在不足。完整的农村金融服务涵盖了资金支持、保险、生产资料、养殖帮助、销售等一系列服务模式。目前,金融体系支持农业产业链的模式主要以信贷融资为主,综合性金融服务能力不足。
业内人士指出,要发挥好信贷、债券、股权、保险等政策的合力作用。在间接融资方面,通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运用金融科技手段等推动发展信用贷款。同时,拓宽抵押、质押物的范围,盘活农村的资源资产,创新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在直接融资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债券和股权融资。在农业保险方面,创新农业保险相关产品,提升农业保险服务农业生产和发展的能力。
“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更大、对市场风险更敏感、需要更多样化保障的特点,我们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玉米、大豆、棉花等目标价格、目标收入以及天气指数、巨灾指数等创新试点,积极探索‘保险+期货’试点,推动农业保险由保成本、保灾害向保价格、保收入、保市场等升级。 ”安徽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说,2020年累计开办各类特色农业保险产品202项,较2019年新增32种,已基本实现安徽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品种全覆盖。
安徽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涉农信贷差异化监管考核,增设涉农中长期贷款和特色农业保险发展目标(到2022年特色农险占农险比重不低于30%),着力推动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同时推动地方政府构建域内共享的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平台,力争在2023年底前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基本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