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大力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 |
作者:佚名 出处: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20年04月08日 点击次数: |
中国工业报记者日前在安徽省经信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把“专精特新”列为中小企业发展重点任务,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新动能,大力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
2013年以来,安徽省经信厅把“专精特新”作为经信部门的重要工作抓手,作为建设制造强省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专精特新”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专精特新”企业群体的贡献日益凸显,社会影响力日益广泛。近两年,安徽省相继印发了三个高规格文件,明确了引导制造业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2018年11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皖发〔2018〕38号),把“专精特新”发展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019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明确把“专精特新”列为中小企业发展重点任务,为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新动能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专精特新”在安徽已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品牌。
经企业申报、地市审核推荐、专家评审、厅党组会议审议和公示等程序,认定合肥芯碁微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500户企业为2019年度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今年认定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行业情况看,装备制造(232户)和轻工(83户)是安徽省的优势行业,共315户,占61%。生产性服务业共认定了19户企业,包括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研发设计、仓储物流等。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新认定企业户均营业收入1.6亿元,是规上中小工业企业户均的1.24倍;户均利润990万元,是规上中小工业企业户均的1.2倍;营业收入平均增速均在15%以上,其中增速30%以上有258家。
从技术创新能力看,新认定企业中有412户是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发明专利2009件,户均4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53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11项;建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17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0个。
从品牌建设情况看,109户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或安徽省著名商标,其中14户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5户企业的产品获评安徽省名牌产品。
安徽省多项举措并举,进一步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完善培育机制。完善孵化成长机制,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建立成长型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完善梯次培育机制,坚持省市联动,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每年重点从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中择优认定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同时,建立和完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运行监测体系,定期开展运行监测调度。
加大资金奖补。针对省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择优每户奖补50万元。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中涌现出来的国家级“单项冠军”“小巨人”,每户奖补100万元。
促进信用融资。对2020年1月1日起新发生的、无需提供抵质押作为反担保、年化担保费率不超过1.2%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省财政按照担保贷款实际发生额的1%/年给予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补贴。对单一融资担保机构单户企业担保贷款业务的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用好发展基金。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重点投向“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目前,基金已募集到位资金72.8亿元,其中财政注资23亿元。投资项目86个,完成投资30.2亿元。
推进企业挂牌。从2017年起,省经信厅联合省股权交易中心开设“安徽省专精特新板”,积极帮助企业“规改股、股上市”,目前累计挂牌企业525家,每户奖补20万元。
强化品牌宣传。在央视新闻频道持续开展“精品安徽”宣传活动,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品牌产品抱团登陆央视“大舞台”。联合安徽电播电视台开展寻访“单打冠军”巡礼活动,利用安徽日报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系列宣传报道,提升了专精特新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下一步,安徽省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小企业要聚焦主业,加强自主创新,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围绕补强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挖掘企业和区域特有资源、促进重点领域业态创新“四条路径”,以企业和企业家为主体,以政策协同为保障,培育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冠军企业,为全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为实现制造强省目标、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