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厉以宁:
近年来农村的变化超出预料。一是农民在学习,参加培训班,还在培养后代做接班人。二是出现了大批的“城归族”。很多人在外边打工积累了经验和技术,回乡创立小微企业,有开面包房的,有开裁缝店的,有开农家乐的。三是农村的产业化发展吸纳本地劳动力回流就业。一些地方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劳动力,就叫外出打工的孩子回来。这不仅解决了夫妻分居、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对当地农业发展也非常有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崔传义: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些难题,要通过改革创新来解决。面对创业贷款难,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需要有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既要政府解决贷款担保、贴息的资金支持,又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社会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及机构,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创业企业信用评定机制。面对创业用地难,搞好农地确权、三权分离、经营权流转,同时完善新增建设用地的保障机制,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面对人才短缺、创业能力提升难,需要完善人才市场,奖励创新发明,开展创业培训、指导、咨询服务,支持发展行业组织和创业者协作。同时,政府要简政放权,转变管理服务体制,改变重官办、招商,忽视民众创业的倾向,形成以农民工创业者为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服务引导、社会多方协作的机制。
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朱庆:
地方政府筑巢引凤,不是引过来就完事儿了,破陈规、送服务、强支撑、搭平台,既要形成合力,更得持续发力。
山西农业大学副教授王锦慧:
返乡创业创新的推进,需要各地尽快对扶持鼓励政策进行细化,推动简政放权在基层的全面落地,减少政策“最后一公里”梗阻现象。同时,从创业主体的界定到创业政策的扶持,从对返乡创业的积极引导到对具体创业行为的有序规范,都需要对农村土地、农业金融、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法律法规适时调整。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村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博士夏柱智:
如果对农村的印象还停留在凋敝、落后的记忆里,那是还没有走进返乡创业这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城归族”在其引领“归雁经济”时至少充当三个角色:产销对接的链接者、现代农业的拓荒者、产业转移的承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