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营黄梅戏剧团,不得不提望江县。望江县民营黄梅戏剧团发展迅速,演职人数、演出场次、创收等各项指标在我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均位居前列。目前该县登记在册的民营黄梅戏剧团有21家,其中高士镇就有12家,占据过半,该镇的长江黄梅戏剧团、望江县百花剧团最具代表性。
“走出去”的市场更广阔
2月22日中午12时38分,在浙江省乐清市洪桥镇八村红桥殿,悠扬悦耳的黄梅腔调飘扬在广场上空,历史剧《薛刚反唐》正在这里精彩上演。这已是长江黄梅戏剧团在此处演出的第五天。
自1月30日(正月初三)起,长江黄梅戏剧团就来到浙江省,开始在各乡镇村落演出,每天两场没有间断过。
团长王良结告诉记者,剧团2006年开始从高士镇走出来,一直在江浙一带演出,由于黄梅戏曲调优美、唱腔动听,市场慢慢打开。
望江县百花黄梅戏剧团自2009年开始,也长期在江西、福建、湖北等地演出,每年演出近600场,年收入200多万。团长王建华介绍说,“江西的采茶歌与黄梅戏相近,当地人爱听黄梅戏。”
目前望江县依法批准成立的剧团已有21家,演职人员约600余人,年演出场次4000多场,创收近1000万元。这些民营黄梅戏剧团积极主动开拓省外演出市场,长期活跃在浙、闽、赣、鄂等地。
演出剧目丰富多彩
开拓外地市场,需要融合当地文化特色,适应当地群众的喜好需求。
长江黄梅戏剧团常年在江浙一带演出。演出分为白天场和晚上场,白天基本以历史剧为主,演唱《薛丁山三请樊梨花》、《赵匡胤登基》、《王莽篡位》等,每场演出近3个小时,观众多是老年人;晚上以经典黄梅戏为主,如《天仙配》、《女驸马》、《小辞店》等,年轻人看得居多。
与此不同,百花黄梅戏剧团以接公益性演出项目为主,今年在江西南昌市接了140场,安徽黄山市送戏下乡项目大约180场,演出剧目包括传统戏、经典剧目和改编剧目。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这些民营黄梅戏剧团主动创作、编排新戏。长江黄梅戏剧团2013年编排原创大戏《铡判官》获安徽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展演周最佳剧目奖;2014年编排新剧《胡久根卸任》获安徽省民营艺术剧团“十大名剧”;2015年创作新剧《一文钱》获省优秀新创戏曲剧目大戏奖。望江县百花黄梅戏剧团创作新剧《仲源泣墓》、《赌怨》,改编《穆桂英下山》、《龟山奇案》等剧目,获得观众好评。
望江县通过政策支持、业务指导等方式积极扶持民营剧团参加、申报“百佳剧团”、“十大名团”等评选活动以及各级文化项目扶持资金,截至目前已累计争取到奖励资金26.5万元和项目资金34万元。
吸收新鲜血液提高演出水平
民营黄梅戏剧团多以“土家班”出身,演出人员多是黄梅戏爱好者、拥有舞台表演经验者等。近年来,为了提高演出整体水平,民营黄梅戏剧团开始吸收黄梅戏校的学生,为剧团注入新鲜血液。
以长江黄梅戏剧团为例,目前该剧团演职人员共50人,其中黄梅戏校的毕业生与实习生占据演员人数的一半。该剧团与安徽黄梅戏校合作,成为该校的实习基地,2016年招收4名实习生。
“我儿子王小林今年28岁,也是戏校毕业的,跟着我在外地演出十几年了。他还在不断学习,2016年他加入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编排的曲目《走西口》在全国巡演,现在他已经能在剧团挑大梁了。”王良结告诉记者。
“去年从戏校招了4个实习生,今年招了6个,他们经过正规的培训、学习,演唱比较规范,能提高整体演出水平。”王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