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业者,获得风险投资不仅能够解决资金问题,让企业发展壮大,还是对创业项目的一种肯定。而对于投资人,投出成功项目不但带来丰厚回报,同时,也能为自己的履历加分不少。
然而从接触项目,到最后落地投资,再到项目运营,不是每一个创业者都能吸引到投资人并能携手走到最后。
在互联网的下半场、硬件技术的上半场,投资人更在意什么?早期投资中,什么样的创业者能够吸引投资人的眼光?
看多投少
资本寒冬的说法横扫一二级市场已经很久了,不少创投表示要储备过冬的“家底”。
但从2016年数据来看,创投环境显现不出太大寒意。清科私募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前11个月中外创投机构共新募集606只可投资于中国内地的基金,其中,披露募集金额的511只基金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内地的资本量就逼近3444亿元人民币,单只基金平均募集规模高达6.74亿元人民币。
募资充足带动了投资热情,前11个月共发生3391起投资案例,投资数量已接近2015年全年水平,其中披露金额的3115起投资交易共计涉及1221.52亿元人民币,平均投资规模达3921万元人民币。
然而,与数据所显示的热度不同的是,不少创业者对记者表示,接触的投资人对于创业项目的投资变得更加谨慎。
在去年大量互联网项目倒下之后,看多投少成为投资人的常态,而对于涉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创业,则要求投资人具有更专业的素养。
谁受欢迎?
投资的概率变成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样的创业者能够吸引投资人的眼光?
由于A轮之前的创业项目大部分都不具备清晰的商业模式,对于早期进入的投资人而言,创业者自身素质以及团队情况是促成决定的最大因素。
“最后投资人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面前的这个人是一个市值10亿美元公司的领军人吗?”云九资本创始人邱谆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对创业者的判定主要从综合素质出发。邱谆给出了几个判定条件:技术等专业知识、商业思维、眼界格局、亲和力、团队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创业者本身的影响力。
“要有能力判断这些,对投资人的经验是巨大考验,尤其是在偏早期甚至天使阶段,基本没有太多数据。”这时,在A轮之前的投资判断中,投资人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是多年在创投圈子浸淫的经验,包含了极大的主观成分。
对创业者来说,在商业模式还未清晰明朗的阶段,避开会引起投资人反感的雷区尤为重要。
通常,两类创业者是投资人普遍雷区。
一类是满嘴跑火车,故事比公司精彩的创业者。“那些动不动就要成为下一个马云、下一个阿里巴巴的,我们不会投。”邱谆告诉记者。而另一类则是停留在概念阶段缺少尝试的创业者。
除此之外,身体状况以及与家人、团队之间的关系,也是投资人考量的重点。
德迅投资创始人曾李青曾经说过不投创始人不和睦、容易分裂的公司。而判定团队的关系依靠早期接触,这种接触一般包括了团队以及创业者家庭。
“看多了之后会形成一种直觉,一般更偏向阳光积极、身体健康的创业者,在投资之前对他身边的人都要了解,家庭幸福是加分项。”达晨创投董事总经理高洪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对于团队而言,成员之间紧密的关系更有利于创业,投资人看来,最佳的关系组合排序是:发小>同学>同事(做过同个项目)>同事(以前没做过项目)>朋友间介绍认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只要是全职在公司,股份在10%左右,都会接触聊聊天。”邱谆说道。
而在A轮之后,投资人对于创业团队的判定除了人之外还包括公司所提供的商业模式是否可行,这时创业者仅仅依靠故事和人品已经很难打动投资人。
高洪庆告诉记者,判定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主要依赖四点:1.有没有为客户、消费者创造价值;2.是否提高行业效率;3.是否具有核心壁垒;4.有没有让客户上瘾或者优化时间。
后期加强沟通
投资确立之后,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关系才正式开始。不少创业者在接触投资人的过程中受制于投资人的意见,最后引入的资金反而变成了枷锁。
投资是双向选择过程,创业者应该对投资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一般投资人分为产品型、财务型、数据型等,这些类型由投资人经历背景所决定,如果投资人风格与创业者本身风格不符,那么在最初阶段,创业者应该学会拒绝。
一旦投资确立,创业者应该积极与投资人沟通。
无论对投资人还是创业者来说,皆大欢喜的结局是企业被并购或者上市,失败的企业对于两者而言都是打击。
“从创业者的角度,你不能默认:他除了给我钱,别的就都别想管/知道。你应该想:他除了钱还能帮到我什么?我们聊什么真的能让公司变好?当然有的时候投资人的建议是错的,你要会甄别。不信任投资人是你的错,过度盲从投资人也是你的错。”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在知乎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