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帮助实现就业”照进现实
近日,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即《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含非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农村特困救助供养人员)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各教育阶段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作为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因为“出拳”的力度大,亮点多,从而备受关注。但笔者认为,《规划》的最大看点还不是“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而是启动实施新的教育脱贫政策,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实现就业。
直至今天,许许多多个中国家庭依然把“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时常挂在嘴边,并且无比坚决地践行着“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的誓言。盘点身边那一个个从贫困家庭走出的大学生,再详读写进《规划》的那一项项惠泽民生的脱贫政策,我们对实现《规划》提出的目标充满信心。
但教育脱贫攻坚是不是到此就画上了圆满句号?从国家层面来看显然,只能是将之视为“行百里者半九十”,正所谓重头戏还在后头。对公众来说,“因教致贫”“因教返贫”早已不是陌生的词汇,“高中生拖累全家,大学生拖垮全家”“考上一个大学生,多了一个贫困户”,这些并非戏谑之言,而是对不少贫困家庭的真实勾勒。
上海曾对1405户贫困家庭调查,结果显示因教致贫家庭数在所有支出型贫困家庭中排名第二(仅低于因病致贫),高于因残致贫、因灾致贫等。近年来伴随着“最难就业季”的到来,农村“因教返贫”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相当一部分农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长期举债供养大学生的家庭“血本无归”,重新陷入贫困境地。因此,作为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把着力点紧盯“因教致贫”“因教返贫”可谓抓到了点子上,真正切合了贫困群众心底的期盼。
比如《规划》在“启动实施新的教育脱贫政策”中所明确的,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支持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到省外经济较发达地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在享受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基础上,各地给予必要的住宿费、交通费等补助,帮助这些学生完成学业,实现就业;启动实施职教圆梦行动计划,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国家示范和国家重点中职,选择就业好的专业,单列招生计划,针对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子女招生让贫困学子掌握实用技能,脱贫致富、服务家乡。可以说这些实招大招,对于有针对性地指导就业、充分地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可将形成至关重要的推动力。
左手“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右手“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实现就业”,双手扶出教育脱贫的新天地。如何让“帮助实现就业”的看点照进现实,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的实施,让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