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八条意见与政策措施,以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
在金融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方面,提出要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一系列措施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贷款中间环节多、收费高、难度大,以及一些银行惜贷、压贷、抽贷、断贷行为,这除了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内部自身风险偏好收紧的因素外,信贷结构逆周期调整机制缺失可能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所在。
信贷逆周期调整
与民间投资的逻辑关系
金融机构存在顺周期经营倾向,除了人类无法克服“趋利避害”的动物本性之外,金融监管指标、业绩考核和内部追责机制都暗示和鼓励了金融机构回避风险的偏好,这是全球范围内金融机构经营的普遍共性,本身无可厚非。
但金融机构顺周期经营往往意味着经济周期加剧波动。这主要是因为信贷结构引导社会资源流动,社会资源结构变化投射到宏观经济,则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特别是在我国以信贷为主的社会融资结构中,金融机构顺周期经营倾向,必然不利于形成有助于缓解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环境。相当部分金融机构在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与服务方面,还存在事实上的所有制歧视。且现行以抵质押物为核心的信贷经营文化,更是将抵押物欠缺的民营中小微企业置于更加不利地位。其背后实际上是金融机构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的风险态度和贷款追责机制的深刻反映。
民营企业活力又是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源,也是经济企稳回升的坚实基础,客观上需要金融机构进一步改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这些情况表明,只有改变当前信贷投向向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房地产企业集中的态势,建立信贷结构逆周期调整机制,才有可能引导金融机构在经济下行期间大力扶持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推动民间投资健康增长。
信贷结构逆周期调整
机制建设严重滞后
信贷结构调整贯穿于宏观经济周期。在这个过程中,少数银行加强行业、客户分析,在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拐点来临前及时收缩信贷投放,保持了信贷资产质量的稳定。但对多数银行来讲,还没有认识到信贷结构逆周期调整机制的重要性。最近几年我国钢贸贷款风险集中释放,与多数银行未建立信贷结构逆周期调整机制密切相关。虽然信贷结构调整不仅贯穿于宏观经济周期,而且也贯穿于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但信贷结构调整长期稳定性与基层经营单位业绩考核短期性存在一定矛盾。且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模式和信贷产品创新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市场同质竞争激烈,导致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对特定行业和特定产品的投入过度集中。近年来,金融机构普遍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融资支持,导致房地产金融风险高度聚集,客观上必然相对减少了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布局民营企业融资市场
前瞻性布局民营企业融资市场,推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
一是金融机构需建立逆周期信贷结构调整机制。毋庸置疑,民营企业经营活力将是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坚实基础。无论是出于自身经营稳健性考虑,还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都需要金融机构改革信贷经营文化,建立逆周期信贷结构调整机制,就是要求信贷结构调整要贯穿于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信贷结构调整力度总体保持稳定,不以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而出现过大波动;信贷结构调整方向与经济结构转型方向保持基本一致,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契合度的持续上升。
二是金融机构提前做好增量信贷资源战略布局,深度介入民营企业融资市场。增量信贷资源战略布局是关系到商业银行未来几年能否有效提升信贷经营竞争力的关键。在宏观经济上行期,商业银行增量信贷资源布局往往不存在问题,但大多投入到产能膨胀行业或运行过热产业。而在宏观经济下行期,商业银行增量信贷资源缺乏投向指引,加上风险偏好回落,导致信贷投放难度显著增加。因此,在当前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下,需要引导金融机构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条款,加强对民营企业盈利模式和增长潜力的分析,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和创新针对特定民营企业的融资产品与服务,挖掘民营企业融资市场潜力。
三是加强政策指引,消除民营企业融资障碍。金融管理部门根据行业发展不同阶段融资特征以及对信贷资金需求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及时研究推出适合民营企业的相关金融服务产品。比如在行业发展初期,需要股权融资,可以通过私人理财资金的介入提供股权融资服务;在行业发展成长阶段,需要扩大规模,则信贷资金以项目贷款形式介入;在行业发展成熟期,需要优化融资结构,则可以通过流动资金贷款和债券承销服务来满足民营企业对多元化融资的需要。
四是进一步强化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应赋予金融管理当局必要手段与工具,督促金融机构加大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平衡好经营业绩与信贷结构调整目标的关系;引导金融机构适当提高民营企业融资在基层经营单位业绩考核中的权重,切实做到“三个不低于”,即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