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一直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支撑力量,但从去年年底开始,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持续放缓的情况,也引起了国务院高度重视,派出9个督察组奔赴18省进行督察,也找到了若干原因。在国家发改委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也提到:“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普遍感到融资难、融资贵,资金紧张”;在有关报道中,财政部副部长刘昆直言金融机构“天晴送伞,下雨收伞”。对于这些看法观点,我个人非常支持,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确实已经成为民间投资失速的重要原因,甚至是主要原因。
如何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而促进民间投资,笔者有两个建议,与大家一起交流:一是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动为民企进行增信;二是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银行宽信用。
建议之一: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动为民企进行增信
我国目前确实是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实施营改增、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等等;但作用似乎有限,可能营改增的减税效果短期内不明显,投资拉动只能是被动性质的稳增长、不能激活经济的内在增长力。因此,笔者建议是否可以进行微调,政府主动拿出较大部分资金主动为民企增信,解决民企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激活民企活力,通过民营经济的能动性和盈利能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为什么说民企需要政府增信?因为在过去若干年,确实有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地产和资本市场。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地产调控、股市八年熊市、人民币持续升值等众多复杂原因共同作用下,这些资本绝大多数变成不良资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本流动性,形成大量三角债,“跑路”倒闭时常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金融机构,也自然会做出一些自我保护的行为,例如减少授信等“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行为,因此,从操作性角度去看,需要政府主动为民企增信,打消金融机构疑虑。
为什么说应该为民企增信?民企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支撑力量,也是政府重要的税收来源。如果民企大规模倒闭,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包括金融机构会出现大量坏账、央企国企丧失部分客户降低效益、政府财政收入降低也会影响到投资拉动的实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因为其投资失误或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机就坐视不管,甚至乐见其“市场出清”。
为什么说政府需要拿出较大部分资金去为民企增信?一是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现象已经是普遍现象,不是个别现象,需要有一定体量的资金才能起效。二是虽然目前也有政府主导的产业引导基金、“PPP”项目等为民企增信,但总体看,缺乏系统性,也杯水车薪;尤其“PPP”项目主要是增量,民企急需解决的是存量,远水救不了近火。
那么如何去做?第一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系统性的指导监督,统筹安排资金;第二是否可以加大力度加快落实“政府性担保基金”,按区域性分散性原则为民企提供担保服务;第三是鼓励金融机构或央企国企以财务投资人的角色入股民企,例如“债转股”或“明股实债”方式,但不干预经营;第四要允许试错,用制度保护“敢为”的领导干部。
建议之二: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银行宽信用
针对这个建议,我想从三方面去谈:第一,有没有条件宽松?第二,能不能宽信用?第三,好处与弊端?如何解决弊端?
第一、有没有条件宽松?我们先从准备金率谈起,在2007年,我国的准备金率是9%,跟国际通行8%相仿,但此后屡次提准最高达到21.5%,目前仍高达16.5%。单从这个数据去看,在经济持续下行、外汇占款明显降低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是有条件去降准的,而且空间很大。然后我们从利率角度去看,目前一年期贷款利率是4.35%,存款利率是1.5%,5月份CPI是2%,从存款利率看,空间不大,但从贷款利率看,空间也有;当然,只降贷款利率不降存款利率的非对称降息,是不利于金融机构的效益。至于非标的MLF等创新工具,因为是短期的且有成本的,我个人认为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作用有限,这里不谈。因此,至少在降准方面我们是具备很大的宽松条件。
第二、能不能宽信用。现在很多学者称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在降低,降准降息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作用有限,我个人认为值得商榷。在长达十余年的宏观审慎管理下,紧平衡甚至偏紧的货币政策导致资金饥渴如大湖干涸,过去一些附带条件如存款利率市场化、定向降准等少量几次或小规模的降准降息,好比只是浸润了干涸的湖床,宽信用的作用必然不明显,但持续性的降准降息之后,湖床上的泥土水份饱和了,湖底就会有了积水,宽信用的效果就会开始显现,这应该是常理。同时,货币宽松有利市场预期好转,银行也会降低风控标准,合格抵押品就会增加;目前资金空转是因为通缩或紧缩预期带来的风险回避,不是市场不缺钱,实际民企资金非常紧张。所以,降准降息是可以达到宽信用的。
第三、好处不言而喻,宽信用之后,民企就有可能获得贷款或更多的贷款,就有能力逐步清理三角债,民间资本流动性就会得到恢复,民间投资增速也会改善,经济就会逐步复苏;同时,经济复苏又会逐步盘活民企手中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的盘活又会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从而,民间投资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经济就会再次繁荣。当然,弊端就是社会担心降准降息之后,房价会不会又上涨了?我个人认为,经济好转会带动房价上涨,因为社会购买力增强力,但同时收入也提高了,房价的泡沫会减少而不是加大。另外,也可以在降准降息的同时缩小M2的统计口径抑制房地产市场的避险保值投机情绪,从而控制房价上涨。房价问题是结构性的,二三四线供大于求,价格普遍低迷,近几年只有一线城市逆市上涨。房价上涨本质上是金融现象,是对经济发展信心不足的避险情绪、针对M2扩张带来的抗通胀的保值需求以及地产投机行为共同带动的;若干年以来,货币政策上一方面总体通过提准升息去杠杆,但另一方面又通过扩大M2的统计口径来提高M2增速;既导致经济下行收入降低,又导致房价脱离收入虚涨。当前,我们可以做逆向调整,逐步恢复正常的M2统计口径,这既有利经济复苏,又有利控制房价。从大概率上看,我们是有办法去控制宽信用的弊端的。(陈裕稽 浙大上海校友会金融专委会副会长)